王道义
中央大学原有教职员工4000余人,7院40多个系,是国内规模最大、学生最多的大学。解放前,历次学生运动,中大总是站在前列,同学们经受了很多的锻炼,有一定的政治觉悟,向往革命,向往共产党。南京解放后,同学们积极地准备参加革命工作。
成立西南服务团,是要吸收大批知识分子参加解放西南,建设西南的伟大事业。到西南去,先要从事接管建政等工作,以后要大规模开展生产建设,知识分子不可缺少,党把他们看成是宝贵财富。在南京动员学生们参加西南服务团,中大自然是重点,南京市委特别重视做好中大的工作。
中大党组织早在抗日战争期间就已建立,至1949年初已发展党员234人,过去一直是学生运动的核心。南京解放初,又迅速的在各条战线做了大量工作。西南服务团在筹备之初,宋任穷同志注意到了这些情况,向中大党总支正副书记李慕唐、程启刚同志提出,要求中大党组织做好筹建西南服务团的工作,并动员部分党员参加西南服务团,作为学员中的骨干。
西南地区,地处边疆,山高路远,交通不便,文化落后,民族复杂,封建势力强大,在那里工作,肯定生活上艰苦,还会要经历一场难以想象的出生入死的斗争。这就决定了学生们要有自我牺牲的精神。南京各大学、中学学生,历来是追随中大学生的行动,现在动员学生参加西南服务团,中大学生的工作就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西南服务团的学员招收工作,总的是责成南京市学联负责。中大先走一步,便率先成立一个组织叫西南服务队。中大西南服务队于6月23日成立,由党员搭起架子,李洪年同学任队长,王道义同学负责组织,王德化同学负责宣传,办公地点设在文昌桥中大学生宿舍大门西侧。当日用高音喇叭在四牌楼、丁家楼、文昌桥向同学们广播,号召“有志青年参加西南服务团”。当天下着小雨,同学们聚集在屋檐下,听到广播,立即奔走相告,相互询问,相互邀约,宿舍中,教室内,去西南成为主要话题,到处精神振奋,一片欢腾。
第二天,即24日,胡联辉、董俊松等14位同学首先贴出挑战书:“响应党的号召,为解放大西南贡献青春。”随着在文昌桥餐厅四周,第五、第六学生宿舍墙上,大幅标语、大字报,铺天道地。西南箱的同学写道:“打回老家去,解放大西南!”“拯救西南父老兄弟姐妹于水火之中。”在四牌楼文化走廊,各壁报社为参加西南服务团撰写了大量文章和诗词。爱国激情,充满校园。
25日,南京《新华日报》发表短评,号召有志青年踊跃参加西南服务团。中大西南服务队马上布置各班举行座谈会,充分让每一个同学发表意见,使同学们的思想倾向与存在的具体问题尽量表现出来。晚间在大礼堂内举行了学生大会,请吴传颐、何兆清、宗白华3位教授介绍了西南地区的风俗人情,对同学们鼓舞极大。
27日,南京市文化局召开会议,学生代表250人,各大专院校反映了各校情况,最后由徐平羽作了布置。这天中大同学在班内纷纷报名,高音喇叭随时传送着各班级的报名情况,一、二年级的同学,因入学不久,为坚持学业,报名的不很多,三、四年级的同学绝大部分报了名。
报名先由各系党小组进行审查,所谓审查实际是思想落实,工作极为细致,反复访问有没有坚定的决心,明白指出去西南工作的艰苦性甚至危险性,让其自主作出最后决定。有的同学答复,正是因为去西南工作比较艰苦,我才选择了这条革命道路,干革命还能只考虑个人?有一位同学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