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百令教授口述访谈录

发布者:东大校史馆发布时间:2018-05-29浏览次数:2161

时间:2018315

地点:专家楼

受访者:周百令教授

采访者:高菊 何佳恒

  

  

周百令,男,汉族。中共党员。193911月出生,籍贯江苏太仓。社会兼职:曾任中国惯性技术学会理事、常务理事;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委员、常委;南京惯性技术学会秘书长、理事长;全国高校惯性导航及食品教材小组副组长等。

19657月南京工学院自动控制系陀螺仪及导航仪器专业本科毕业。19658月到19806月南京工学院自动控制系助教;19806月到19857月南京工学院自动控制系讲师;19857月至199212月东南大学(19885月前为南京工学院)自动控制系副教授,学科组副主任;199212月东南大学仪器科学与工程系教授;19943月东南大学仪器科学与工程系博士生导师;19961月至200210月东南大学导航定位与测控技术研究所所长;19965月至20026月东南大学仪器科学与工程系系主任;19965月至19985月东南大学仪器科学与工程系室主任;199810月至20019月东南大学仪器科学与工程系党总支委员;200710月退休。



:老师您本科是在南京工学院上的吗?

:是的,我本科是在南京工学院上的,刚开始专业名称“陀螺仪及自动驾驶仪”(以后统称陀螺专业),设在机械工程系。刚开始在机械工程系。19622月南京工学院新建自动控制系,专业就归口该系,专业名称根据全国船舶导航仪器类专业教学工作会议精神,改为“陀螺仪及导航仪器,”所以我本科毕业是在自动控制系,专业是“陀螺仪及导航仪器”。我们过去本科是五年制。我于19609月入学,19657月自动控制系毕业。


:我们仪科学院学科是在过去陀螺专业基础上发展过来的吗?

:,我院最早本科专业是“陀螺仪及自动驾驶仪”专业,后来19623月改为“陀螺仪及导航仪器”专业,为拓宽专业口径,19745月专业改为“陀螺仪及精密仪器”,19856月又进一步拓宽为“精密仪器”和“检测技术”两个专业,19968月教育部杭州会议后又将两个专业统一按“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招生,并一直延续至今。

19818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批批准我校“精密仪器及机械”硕士学位授予点。19925月为适应学科发展需要本专业从自动控制系分出来成立仪器科学与工程系。成立仪器科学工程系后,学科很快又有了很大发展。目前已有一个本科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一个一级学科“仪器科学与技术”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四个二级学科“精密仪器及机械”、“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导航、制导与控制”及“微系统与测试技术”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并由教育部批准在“精密仪器及机械”博士点设特聘教授岗和博士后流动站。所以说我院学科是从过去陀螺专业基础上发展过来的。我是1960年南京工学院陀螺专业正式对外招生并学完陀螺专业完整五年教学计划的第一届学生。

另外,当时还有从机械系2年级、3年级、4年级中抽调部分学生,学习一些专业知识,分别于62年、63年、64年毕业的。同时,根据海军机关和六机部要求,并响应毛主席我们一定要建立一支强大海军号召,当时我们陀螺专业培养方向是面向海洋的。后来的毕业生也基本上都分配到海军机关、海军院校、航保部、军代表、六机部机关及其下属研究所、工厂和教育部相关高校等。


:1992年成立仪器科学与工程系,2006年为什么又改成仪器科学与工程学院呢?

:为适应学科发展需要,19925月原来的陀螺专业从自动控制系中分出来成立了仪器科学与工程系。

这其中有个小故事:1989年我们申报了精密仪器及机械博士点,条件应该说都具备了,但结果没有批准,为什么呢?据了解,国务院学位评审委员告诉我们,你们申报的精密仪器及机械博士点放在自动控制系不合适。回学校后向当时的韦钰校长作了汇报,并提出了我们要成立一个仪器科学与工程系,学校里也同意了。因此,后来以仪器科学与工程系(筹办)再次申请精密仪器及机械博士点,结果获得了批准。成立仪器科学与工程系后,学科有了快速很大发展,这为引进和稳住优秀人才创造了条件。

原因是以前教授副教授岗位数是按一个博士点设4名教授、8名副教授岗位数,一个特聘教授岗和一个博士后流动站分别增设各1名教授2名副教授岗位数。这样我们至少就有14个教授岗,28个副教授岗。有了优秀人才,学科的更大发展就有了保证。

此时仪器科学与工程系发展势头良好,为什么在20069月又改为仪器科学与工程学院呢?系改学院这里有一个大背景,2004年底全国大学普将系改为学院,学院下面设系。我们学校开始不想改,但是出现了全国交流不平等,系与学院交流,有时还将我校的系误认为他们学院下面的系。后来为了全国平等交流,我校2005年也开始以系为主体吸收部分相关专业成立学院。我们在20069,也是第三 批将仪器科学与工程系改名为仪器科学与工程学院。



:那您能给我们分享一下在本科时的学习、生活等情况,还有什么印象吗?

:好的,我学的本科专业是陀螺专业,它是一个机电结合型专业,有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有电类课程、有机类课程,课程多,门类多。我们教学计划中课程安排的学时数在全校都是比较多的,这是一个特点。

第二个特点是我们专业培养基本上按苏联模式培养专门人才,因此除了课程多外,实习也多。一进校七个星期金工实习,车、铣、刨、磨、木工、钳工、铸造,在老师傅指导下,人人都要动手做零件,以后每个学期还有实习,如下专业厂进行电工实学、工艺实习,下部队单位进行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等,另外还有军训,实弹射击,下乡参加农业劳动等。通过实习,提高了同学们的动手能力,理论进一步联系实际,同时还增进了工农感情。

第三,我们虽然学习生活很紧张,但是文体活动还是很活跃的。每周六晚上大礼堂前有跳交际舞,礼堂内看电影,每周课外活动有唱歌、有篮球赛、排球赛、乒乓球赛,每天早晨起床号一响,全系同学下楼集体做操,冬天还有长跑,累计跑北京等活动。


:专业实习一般去那儿?实习和课程相比,比例怎么样?

:我们那时专业实习是到大连二海校。从上海乘船到大连,再乘车到该校。还有到专业工厂上海航海仪器厂、海军军工厂等。

实习和课程两者比较结合,课程比较紧张,但实习呢每个学期都要安排几周。除了第一学期一开始安排七周金工实习以外,其余每学期课程结束了,总要安排两周或三周出去实习。因此,我们动手能力比较强,对专业内容比较了解,毕业后一般学生出去工作,专业适应能力很强,他对专业单位、专业情况比较熟悉,不要培训,直接可以参与工作。我是本专业毕业,留在本校本专业工作,因此搞本专业教学与科研比较熟悉,比较顺手。

现在本科是按拓宽专业口径后进行培养,所以学的东西较多,但深度不够,动手机会相对也少些。硕士生是在本科基础上按专业方向培养,所以相对学习面要窄些,学习书本知识相对少些,但要做课题,自己找资料看多些,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求高些。


:那您是什么时候在哪儿参加工作的?

:我是19658月参加工作的,一上班就参加南京工学院自动控制系83教研组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的。


:您参加工作后,在进行科研的过程中又遇到哪些困难吗?印象最深的的是哪次?

:我毕业后,不是马上上课,而是主要参加科研。当时一毕业后就到洛阳705所研制鱼雷测试设备,后来又到上海442厂四年半给厂里搞了三个产品。

我毕业后一直到退休,主要搞了省部级科研10个项目,基金10个项目,与国营研究所合作搞了3个项目,国际合作项目1个。这些科研项目都是有很大难度的,都是一些创新程度较高的项目。

其中对我的印象特别深的一个项目是DH-1型电磁控制陀螺罗经。刚开始,六机部下达的任务是在仿苏产品格拉杜斯航向指示器基础上改进,精度从1.3度提高到1度。经过我们分析,只条技术途径走不通,我们只能自力更生,搞我们自己的新罗经。这是我国第一次从仿制走向自主研制罗经的开始。于是我们打申请报告,后来得到部领导同意,重新下达研制电磁控制陀螺罗经文件。紧接着我们制订技术方案,为了提高精度减少误差,研制了一种新的二层8字线圈作为信号器和力矩器装在随从球上,在陀螺球两端只装一个园的 电磁铁,构成动铁式信号器和力矩器。这样陀螺球就成为一个标准的球形。但是就是因为采用了这个新型结构,试绕线圈废掉一框又一框,不断改进,后来终于成功了,信号器梯度和力矩器力矩系数都达到了要求。但整机联调试验总是出现一个固定误差。这时又接到部里通知,三天后航保部司令员要来检查工作。这时急得我们团团转,我们在调试房里进行三天三夜连续调试,困了,在仪器旁轮流合一眼又投入工作。但始终解不了固定误差。后来回到宿舍休息,躺在床上还在想,嗨!灵感来了,会不会力矩器线圈位置装得不到位造成固定误差?我们马上起来,凌晨三点,经过计算,将力矩器线圈微调了一个位置,结果固定误差消除了。第二天航保部司令员来检查工作时,仪器一切正常。大家非常高兴。后来这个项目在1978年获得国家科学大会奖。


:老师您们过去学习苏联的教学模式,与现在的教学模式有什么不同?

周﹕是的,我们过去教学是按苏联模式,主要针对专业培养专门人才。课程有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

过去我们本科专业课程就有5,即仪表零件课、陀螺工艺课、陀螺原理课、陀螺结构课和陀螺系统课。每门课学时数也很多。如陀螺原理课就有100多学时。力学基础要求也比较强,学的内容也比较深。如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理论力学中不仅学静力学、运动学,还学动力学和动力学专题。除了课程多外,到对口专业厂实习也多,而且在老师傅指导下,都要自己动手干。因此,毕业后分配到专业对口单位,因情况熟悉,工作很快就能上手。

但是这种培养模式也有一个问题,如果分配专业不对口,普适性就较差。因此,目前培养模式基本上都是按欧美模式进行,专业宽口径,课程有通适课和专业课,专业课分必选课、限选课和任选课。培养通用人才。学习东西较多,面很广,以提高专业适应能力,但学得深度不够,毕业后去工作往往觉得什么多学过,那个专业工作都能搞,但具体搞起来,又觉得学得太浅了,好像什么都没有学到。因此用欧美模式培养出来的本科毕业生,到一个企业后还需要进行短期专业培训,培训后很快就能上手。所以两种培养模式各有利弊,但目前普通高校基本上都按欧美式宽口径专业培养模式,向培养通才方向发展。

现在有一个问题还没有解决好。本科生住在九龙湖,专业实验室在四牌楼校区。过去学生住在沙塘园,老师住在校东,校西或校区附近,到校很方便。现在老师住得也很分散,不少老师住得离学校很远,因此师生接触也少,跟老师做科研,路上来回要化2--3小时。另外,陀螺测试设备精度很高,设备价格很贵,像陀螺漂移测试的三轴模拟转台,一台上百万,它的地基埋在地下6米深,一个地基造价20万。搬动的话不仅耗大量钱,而且设备精度也受影响,这是一个特殊的问题。目前暂时还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因此,目前本科生做课题科研是受到了一些影响。


:老师我看到你编写过一本教材《动力调谐陀螺仪设计与制造》,你编写这本教材过程中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有没有什么故事可以跟我们讲讲吗?

:好的,我于20025月主编出版了普通高等教育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动力调谐陀螺仪设计与制造。它可作为高等院校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本科生、精密仪器及机械、导航制导与控制以及相关专业的研究生用教材或教学参考书。这本书出版的背景是动力调谐陀螺仪是陀螺仪技术上的重大革新和突破,曾一度风靡全球。它广泛用于导弹、航空、航天、航海、大地测量和石油钻井等军民双用领域作为制导、导航与定位等用途。

当时全国很多单位都在搞挠性陀螺仪,但没有一本好的系统的介绍书籍。只有北航林士谔等译本动力调谐陀螺仪,但内容不全,相对老了些,另外还有期刊上少量文章。在缺乏资料的条件下,我们经过十多年挠性陀螺仪科研探索,不断攻克一个一个难关后,最后终于成功地完成了挠性陀螺仪研制任务。同时对以往的科研成果进行了全面总结,并吸收国内外相关最新科技成就,馔写了这本教材。它全面、系统、集中地论述其理论、设计、制造和测试的著作。详细阐明了用双平衡环消除2倍频振动误差原理,创新地给出了双平衡环接头径向、轴向总刚度,给出了信号器和力矩器的优化设计方法,公开了挠性陀螺仪用的永磁同步电机的设计技术,给出了全解耦的理论和实现方法等,这对发展我国动力调谐陀螺仪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这本书一出版就受到大家欢迎,并给出了很高评价。南京航天航空大学博导袁信说:“这是国内第一本这样内容系统全面的专著,是一本既有很高学术水平又有很大实用价值的优秀教材,对发展我国惯性技术具有重要作用”。上海交通大学仪器工程系博导金志华教授说:“本教材体现了我国动调陀螺仪的研究水平,是目前国内唯一一本反映动调陀螺仪设计与制造技术的专著,本书 的传播必将为提升我国惯性技术水平起到重要作用”。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七0七所副总师、博导刘玉峰研究员说:“这是国内第一本理论紧密联系实际的专业教科书、是惯性技术专用的一本优秀教材”。航天科工集团33所研究员、国防科工委惯性技术专业组成员任学章同志说:“该书实属国内首创、我们作为惯性技术研究所,从事惯性技术的科技人员几乎人手一册,已成为工程设计中的重要参考资料,很受欢迎”。航天时代电子公司16所博导万彦辉研究员说:“这是一本难得的好教材,我所购到40册后,很快形成抢阅情况”,“这本书理论联系实际、内容新、有创见并且实用,在我单位精密仪器及机械专业研究生教育中作为骨干课程,受到大家普遍欢迎”等。

当然,在动调陀螺仪研制和编写教材过程中也有不少小故事。下面仅举研制双平衡环之事说一下:刚开始,我国研制动调陀螺仪几乎多为单平衡环的。一次洛阳国际会议上有的单位介绍了他们进行单、双环两种陀螺仪研制情况,并进行了比较,结论认为双平衡环结构复杂,平衡困难,内外平衡环进行各自平衡时互相有影响,双平衡环陀螺仪精度不如单平衡环的高。采用单平衡环后,航天用的挠性陀螺仪每只还必须做二倍频振动试验。后来,19937月我校组织高访代表团,访问俄罗斯中央电气仪表研究所等,我也去了。当谈到挠性陀螺仪时,我问俄方专家,你们的挠性陀螺仪是采用单平衡环还有双平衡环,他们回答,我们采用双平衡环,内外环平衡要反复进行。于是回国后,我带了我的研究生张江安到重庆453,进行双平衡环挠性陀螺仪的探索研制。白天我推导双平衡环力学模型,绘制结构图,晚上小张进行计算机仿真。然后,我们不断修改结构模型尺寸,不断进行仿真。甚至,晚饭后我与小张在厂周围田埂上散步时也互相讨论,后讨论到双平衡环平衡工艺复杂时,我提出了双平衡环统一平衡原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结构模型尺寸仿真,从而改善了平衡环的平衡工艺,陀螺仪精度也达到了要求。而后将图纸交给工厂进行试制,结果获得了成功,大家都很高兴。

工厂师傅说:你们设计的双平衡环挠性陀螺仪很好生产,内外平衡环不要反复平衡,与单平衡环一样一次平衡就好了。这样,我们的教材中就增加了从理论上阐明双平衡环消除2倍频振动误差的原理。给出了双平衡环接头的径向、轴向总刚度以及双平衡环挠性接头的调谐公式。填补了以往这方面的理论空白。


:那我们再向老师了解一下东大的发展。1988年南京工学院复更名为东南大学,您还有印象吗?复更名之后学校有什么变化?对老师、同学的学习上带来什么影响?

:应该说,复更名东南大学后,学校规模扩大了,现在是一个学校有六个校区;一个分校,另外专业也多了,学科也多。现有30多个院(系),75个本科专业,16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93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6个硕士点,还有一批国家重点科研基地,而且是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这一切为把工科、理科、文科、医学、哲学、法学、文艺、管理学院都搞上去,办成一所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创造了条件。

现在全校有三万多名学生,其中有一万四千多名是研究生,本科生与研究生人数比例将近11。同时学科多了,促进了各学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有利于相应学科的教学与科研水平的提高,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如工科学生在文学方面总体上要相对差一些。但现在增加了跨院系任选课,可以根据学生自己的爱好或薄弱点,1--2门文学院的课程学习,对提高工科学生的文学水平、写作水平是有一定帮助的。现在有一些本科生、硕士生、甚至博士生写论文写得又长,重点又不突出。当然也有论文写得很好的,不是说都不好。我经常跟我的学生讲,你一勺子糖,吃到嘴里很甜,但是将它泡到一缸水中,糖味就没有了。写文章也是一样,一定要提炼,突出重点。当然工科学生的文学水平提高还需要平时多读些优秀文学作品。


:老师你看些什么书呢?

周:我除了经常看些专业书籍、有关论文和杂志外,还看了不少文学书籍,如我国的四大名著: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还看些其他书籍,如儒林外史、苦菜花、青春之歌、林海雪原、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唐诗三百首、太平洋战争、大顺帝李自成、拿破仑大传、基辛格美国的全球战略、出兵朝鲜纪实、鏖兵上甘岭、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大清相国、国富论等等。看了这些书籍后对一些历史事件,文学写作均有一定认识和收获。


:80年代我校为什么选在浦口发展新校区?

:随着1978年改革开放,学校有了很大发展,东大要办成综合性大学,四牌楼校区太小了,为了拓展学校发展空间,1988年学校在浦口开辟了新校区。

那为什么新校区选在浦口呢?那时韦钰校长还没有调到教育部工作,当时南京规划浦口要大发展,六合还要建民用机场,南京市支持我们与南大在浦口建新校区,给了一些优惠政策。经过一年多的积极建设,199097日首批1490名新生进入浦口校区学习。

随着学校工作深入,后来渐渐感到受长江影响,交通不便。这一点我也深有体会。我自1996年到2002年担任仪器科学与工程系系主任后,每年新生开学典礼我都会参加,过长江大桥堵车十分严重。过长江往往要提前1-2个小时,也不能保证不迟到。开学典礼结束后回来交通更存问题,有时长江大桥上过不去,就改乘轮渡回来,但也要等上1个小时。当然,现在好了,3号地铁方便多了。但随着现在学校进一步发展,浦口新校区四周环境受阻,难以进一步扩大。因此,后来又在九龙湖发展了三千七百亩地的新校区,这为东大今后发展在空间规模上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那老师您有没有印象比较深的学生啊?给你们上过课的老师啊?

:有啊﹗不计听过我课的或指导过毕业设计的上千名本科生,就说我先后指导的硕士生32,博士生19人。目前他们都在各自岗位上努力工作,都成为单位的业务骨干或领导骨干。

目前已晋升教授、研究员的7人以上,少将1人。如博士马云峰现任潍坊科技大学系主任、教授﹔博士朱健现任55所微电子中心主任、研究员﹔还有我院副院长李宏生教授、黄丽斌教授、赵立业教授,又如硕士颜荣勤是原中兴通讯设备公司上海所所长,现任中兴通讯公司副总,工程硕士倪志飞现任中央军委某局副局长等等。他们的工作都很出色,成绩斐然。

关于上过我们课的专业老师都很好。印象特别深的老师有已故的黄惟一老师和翟羽健老师。黄老师上陀螺原理课。他讲课条理清楚、逻辑严密、分析透彻、深入浅出。翟老师上陀螺结构课,他讲课十分风趣、印象生动、思路开阔、内容丰富。听了他们两位老师的课,从不感到枯燥,而是越听越想听。这对我以后学习工作有很大影响的。


:在工作中,您印象比较深的人和事啊,能给我们分享一下吗?

:东大给我们教职工印象中比较深的人事中,有校领导刘雪初院长,陈光院长,韦钰校长和顾冠群校长。

刘院长工作不是一直坐在办公室办公,而是经常下基层,听取反映,了解基层第一手情况。办事效率也特高。例如,在教学中某系遇到与基础课系、其他兄弟系一些任务安排有矛盾时,他知道了就立即将有关系领导召在一起,开会协商,矛盾很快就解决了。不是书面报告来报告去,拖很长时间还不一定能解决问题。另外,他对不良事也不留情面,严肃批评。如当时国家困难时期,粮油都定量供应。国家对知识分子还是很照顾的,食油定量每人半斤,有的老师还发牢骚,不满意,他就多次在全校大会上进行批评。他不管你地位有多高,你不对就要批评,因此学校风气当时也是比较好的。

另一位陈光院长在我们老教职工中印象也是比较深的。他是原省委书记调过来当南京工学院院长的。他上下班十分正点,使校机关工作人员也个个跟着不迟到不早退。当他听到群众反映,校医院上下班时间跟教职工上下班时间一样,教职工看病只能在上班时候去,他立即要求医院改变上下班时间,保证教职工在下班时候也能看到病,医生采用轮流换班制度。另外,现在我们都用管道煤气,过去是用煤炉烧饭啊,早晨要上班上课,炉子若熄灭了,炉子要生火,不仅乌烟瘴气还要化时间,教职工怨声载道啊!怎么解决呢?当时如果能分到煤气包烧煤气灶问题就解决了,但是学校有几千户教职工,不采取有效措施是不可能一时都能分到。对此陈书记特别重视,他马上采取措施,亲自与市政府联系,后来得到市有关部分大力支持,全校很快就有了煤气灶煤气包,烧饭既清洁又方便,也不怕早晨熄火了。因此大家对陈书记印象非常好。因此说领导对群众做了好事,大家会记得他一辈子。

还有韦钰校长、顾冠群校长,他们不仅抓学校发展,拓展学校发展空间,开辟浦口新校区,九龙湖新校区,四校合并大力抓学科发展,同时还特别关心教职工的住房条件改善。建造了龙江住宅区、阳光广场住宅区以及将军大道翠屏东南住宅区, 极大地改善了教职工的住房条件。因此,有时一些教职工聚在一起总会谈起此事,都感谢老校长们为大家做了一件大好事。

目前我校教学、科研、学科建设都有了很大发展,大家为此非常高兴。与此同时,教职工中目前也反应一些不满意见,主要是看病拿药问题。现实情况,教职工居住比较分散,有的离学校医院很远,有不少是老人,看病拿药路上来回2-3小时,一次拿药不超过100,有的药还很贵,,有的像高血压药天天要吃,有的一盒药仅7,往往一人有两三种病,这样二个星期不到就要拿一次药。这里面有关统筹医疗,学校要向上反映,但不是一所学校能办成的。但是学校可以出台一些便民措施,让患者少跑路,如慢性病患者可拿一个月或二个月的药。这对生病的群众来讲绝对是一件好事。


:那您觉得在东大这么多年对您的一生有什么影响吗?

:东大的“止于至善”校训,严谨、求实、团结、奋进的优良校风,对我一生有着很大影响,我上课始终能认真备课,撰写讲稿,自制挂图,力争做到每堂课每个同学都能有收获。课中或课后经常询问学生听懂情况,而后完善讲稿。如果没有合适教材就大量翻阅近期书刊,结合学科的新发展和自己的工作体会,自编讲义或教材。如:本科生的陀螺仪及陀螺仪器概论讲义、测试技术与仪器概率讲义、现代机电工程引论讲义、动力调谐陀螺仪设计与制造教材和硕士生的模态分析与参数识别讲义等。

1967年至2007年退休前,我一共上了15门不同类型的课程,35届学生,含盖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我做科研也一样,都能认真踏实地去干。我承接的一些课题都有很大难度,都是一些创新程度较高的项目。但我都能与课题组同志一起,科学分析、务实研究,采用理论研究、仿真、试验相结合方法,一步一个脚印向前推进,最终都能圆满完成任务。我虽然尽了自己努力,做了一些教学科研工作,但学校给了我很多荣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江苏省优秀研究生教师、东南大学突出贡献科技工作者、东南大学三育人积极分子、东南大学国防科技突出贡献者等。

我的一生是在东大校训校风熏陶下的一生,也是在中国共产党和毛主席教导下不断自我完善的一生。当我退休后回首往事时,总感到我的一生忙忙碌碌、奋斗不息、从不间断、能尽心尽力工作,虽无遗憾,但也总感到还有很多事情没有做完。


:那您对我们这一代东大的学生有什么想说的吗?

:你们这一代是十分幸福的一代。国家实力大大增强,对教育投入也不断加大。科技发展突飞猛进,互联网+、2025制造、新兴产业不断涌现,你们这一代正遇到国家创新发展的大好机遇,你们从小学、初中、高中一直到大学加强了理论基础学习,这为你们进一步深造和工作创造了良好条件。

我希望你们不论到那里,一定要记住“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只有淡薄名利,潜心做事,才能有所成”。希望你们不断吸允世界先进科技知识,加强理论联系实践,自觉融合到国家创新发展的洪流中,为实现中国梦作出你们应有的贡献!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