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电机学家吴大榕教授

发布者:东大校史馆发布时间:2018-04-04浏览次数:449

徐南荣

 吴大榕教授(19121979),著名电机学家,教育家。江苏苏州人,19124月出生。1933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电机系。毕业后即赴美国康奈尔大学学习,次年2月转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1935年获硕士学位。为使所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他在美国获得硕士学位后,又赴德国西门子公司所属工厂学习和考察一年。1936年回国,即在国立中央大学任教授。抗日战争期间,他曾在重庆中央工专、重庆大学任兼职教授。1946年国立中央大学迁返南京,他于1947年由重庆回南京,在中央大学电机系继续任教,并曾在无锡江南大学电机系任兼职教授。

 新中国成立后,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进行院系调整。原中央大学工学院及其他相关院校筹建组成南京工学院。吴大榕教授以满腔热忱投入新院系的建设。原中央大学工学院电机系所属学科分设为电力系和电信系。吴大榕教授任电力系首任系主任。后来电力系又与机械系热能动力方面学科合并组建为动力系,吴大榕教授任动力系系主任。此后,他又被任命为南京工学院副院长,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1956年吴大榕教授参加中国共产党,曾任南京工学院党委委员,江苏省第三、四届政协委员,国家科委电工组成员,教育部电机学教材编审委员会副主任,全国电机工程学会理事,江苏省电机工程学会副理事长。

 抗日战争时期,吴大榕教授对国民党统治的腐败、反动,内心极为不满,政治上悲观失望,使他厌恶政治,自命清高。新中国成立后,通过学习和实践,特别是从新旧社会的对比以及通过党对知识分子团结教育改造政策在他身上的具体体现,他逐步认识到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吴大榕教授是一位尊重事实、崇尚真理的科学家,一旦他认准了的事就坚信不移。他原是九三学社成员,1956年又申请参加了中国共产党。他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深入学习了毛泽东同志的《矛盾论》、《实践论》等著作。在学习过程中,他紧密结合教学改革实践和自己的教学实践,撰写了多篇反映自己学习心得的文章,刊载于校刊《人民南工》上。例如《试图分析教学改革过程的矛盾》、《在学习“实践论”后对教学改革的认识》、《论教与学的辩证过程——学习辩证唯物论后对提高教学质量问题的认识》、《论理论联系实际》、《教学方法要适应学生具体情况》等等。所撰写的文章紧密联系实际,有分析,有见解,有实例,还有自我批评,真正反映了他学有所得,而且做到了学以致用。他是当时学习马列主义效果最优秀的教授之一,在全校广大教师中起了示范作用。

吴大榕教授在1936年留学返国以后,长期从事电机学方面教学和科研工作。即使在他担任行政工作(系主任、副院长)期间,也从未脱离第一线的教学和科研活动。1951年他编著出版了《交流电机》教材,1952年出版了《直流电机》。这两本教材都是当时国内最早出版的电机学方面教材。1955年,他参加了教育部组织的全国高等院校各类课程教学大纲的制定工作,参与了国内第一次电机专业教学大纲的制定,按照上述大纲,1959年他编写的《电机学》正式出版,这是我国第一批出版的统编教材。1960年他又接受电机学教材编审委员会的委托,主持制定了新一轮的电力类专业电机学课程的教学大纲。该大纲充分体现了加强“三基”及“少而精”的原则。根据教学大纲,他编著了新的《电机学》教材。由于该教材所具有的优点和特点,为全国高校电力类专业广泛采用,1979年该《电机学》教材再次出版,其印数达七万册,是国内当时最优秀的电机学教材。此外,他还翻译出版了《感应电动机运行方式》、《电机工业试验》等书。在科学研究方面,吴师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同步电机理论,他在这方面造诣较深,曾发表过多篇有重大价值和影响的论文,提出了多项新的观点和见解,如《三相同步电机坐标系统的变换》、《同步电机常数的理论分析》、《同步电机负荷电抗》等,尤其是《三相同步电机坐标系统的变换》一文,统一了当时电机学界对电机坐标系统的规定,避免了在同步电机基本方程方面的混乱。对同步电机理论研究,具有重要的基础性意义,其研究成果一直被国内电机学界同行所引用。

 吴大榕教授也是一名教育家,他毕生从事高等教育事业。1952年院系调整后,全国高等院校开始进行教学改革,学习苏联教育,采用苏联的教材和教学方法,吴大榕教授在精通英、德、日三种语言的基础上与青年教师一起积极带头学习俄语,从事俄语教材的翻译。吴大榕教授认真学习党的教育方针,更能联系本单位实际,切实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他在从事系主任、副院长工作上,精力旺盛,十分尽心尽职。他的最大特点是能动脑筋,不人云亦云,他能不断地发现教学改革工作各阶段存在的问题,并在全校全系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独特见解。在教学改革的第一阶段,吴大榕教授在系内大力提倡结合各个教学环节,改进教学方法,尤其是重点抓住提高教师的讲课质量。由于他在学术方面造诣深厚,授课真正做到了深入浅出,精辟生动,既讲清了问题的本质和精髓,又以实例作了生动描述,为青年教师和学生所称颂。他在领导系内教学工作期问,多次专门组织各教研组和教师深入学习研讨教学方法,他本人也现身说法传授和交流教学经验,在校刊《人民南工》上刊载了他的《关于讲课质量》的文章。当时学校教研组活动十分活跃,全院形成普遍重视提高教学质量,重视和改进教学方法的浓厚风气。在1956年当全校教学改革工作已进入到推行正规化毕业设计阶段,各项教学改革工作已摸索了一遍以后,吴大榕教授及时地在全校提出,今后的教学改革工作要从第一阶段“怎样做”进入到第二阶段“怎样做得更好”,也就是要进入“巩固成绩,提高质量”的阶段。为此,他提出要将教学改革工作从原来带有突击式的工作方法进入经常性的、长期努力的工作阶段。要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有意识、有计划、有组织地逐步总结积累教学经验。例如,编写考试总结、制定教学法指示书、制定课程设计指示书、设计答疑卡等。这些建议,为将当时学校的教学改革工作更上一层楼,起到了重大的转折作用。在教学改革的第二阶段,吴大榕以副院长身份,及时提出号召:“活跃学习空气,做好师资培养工作。”他针对院系调整后,学校发展极为迅速,学校逐年补充了不少青年教师,教师队伍中新师资的比重不断增加。他在全校提出,不仅要注意师资数量的争取,更要开始注意对于已经补充进校的新师资的培养。在培养师资上他特别指出,培养师资不能单纯地看作是教学方法的传授,而更应着重于从根本上提高师资的科学水平。为此,必须有意识地在全校培养学术钻研、学术研讨的空气。教师在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过程中,必须好学深思,寻根究底,弄清来龙去脉,前因后果,然后才能融会贯通,去粗取精,形成一套自己的学术见解。

 他在担任副院长期间,主持制定了一整套师资培养计划,十分关心青年教师的培养,他亲自主持组织青年教师的试讲,亲自旁听青年教师的授课,事后都能提出建议和看法,对指导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

 吴大榕教授以其渊博的学识,高超的教学水平,丰富的教学经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朴实无华的作风,正直磊落的胸怀,赢得了国内电机学界和全院师生的敬重。

 吴大榕教授不幸于197983日逝世,享年六十七岁。



 中央大学南京校友会、中央大学校友文选编纂委员会编:《南雍骊珠 中央大学名师传略》,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12月,第524—528页。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