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际德 顾淦臣
沙玉清(1907—1966),字叔明,江苏江阴人,1907年4月6日出生于书香之家。1925年毕业于江阴南菁中学,考入河海工程学校(1927年并入国立第四中山大学,1928年学校易名为国立中央大学)。1930年毕业后,任教于清华大学。1935年去德国汉诺威工科大学留学。1937年回国,任西北农林专科学校水利组主任。1939年成立西北农学院,任教授兼水利系系主任。1941年该系与中央办工试验所合作,创建武功水工试验室(今西北水科所)。1946—1949年任国立中央大学土木系教授兼系主任。1950—1955年,先后任南京大学、南京工学院、华东水利学院教授。1955—1966年任西北农学院水利系教授,其间(1956年12月至1958年5月)兼任西北水工试验所所长。1966年10月30日因病辞世,享年五十九岁。
敬佩恩师李仪祉 走先生未竟之路
1925年沙玉清教授进入河海工程学校,看到水利先驱李仪祉先生在《重农救国策》中提出之立宪治国之议,敬佩不已,先生关于“工程家不仅要研究自然科学,同时还需关心社会问题,要能领导社会,开拓利源,筹划实业”的教育理论,对他日后影响深远。
大学时他酷爱物理,长于思索,学习上以“兴趣为生命的新鲜空气”,有兴趣的课程必列前茅,反之则平平而已,用多出之时间选修外系课,参加学术社团活动,去图书馆泛读书报杂志,提高写作与翻译能力。生活则恪守“整洁、简朴、勇敢、乐观、多和朋友交往”的信条。他待人诚恳,思维敏捷,谈吐幽默,交友广泛,师生关系融洽,深得朋友信赖。毕业前参加陆志鸿老师率领的日本工业参观团,观后深感彼邦百年不懈治河筑港的实干精神,弥足国人鉴悟。
1930年到清华大学理学院土木系任教。同年加入中华自然科学社。翌年春,参加水力实验楼(今旧水利馆)的设计与监工,1933年竣工时,李先生为土木系名誉教授,并为该楼题名“水力实验馆”。他主讲材料实验、水力学实验和灌溉工程等课,因概念清晰、深入浅出、生动风趣而深受欢迎。
在李仪祉先生影响和指导下,他走上水利教育和黄河泥沙研究之路。五年内发表涉及经济、水工、泥沙等论文十六篇,写《河流之挟沙量》一文时已意识到,研究黄河细淤河床的冲淤规律难度极大,任重道远。1935年出版专著《农田水利学》,所述灌溉、排水、放淤、洗碱和垦泽五方面沿用至今。是年李先生推荐他去德国汉诺威工科大学留学,并建议在方修斯(0. Franzhus)教授指导下主攻河工模型试验,兼学灌溉,参观欧洲知名试验室。此间还结识了同济大学来的倪超(铁道)、陈廷祜(水利)。1937年,遵先生之约回国接任西北农林专科学校水利组主任。
1938年3月8日李先生逝世,他决心献身水利教育事业、矢志黄河泥沙研究,以告慰恩师亡灵。1939年西北农学院成立,水利组改水利系,他为主任。抗战期间,优越的地理环境使西农成为少有的教育福地,水利系共毕业约200人(研究生7名);成为北方未来的水利建设骨干力量。
“农田水利专业”无先例可循,虽说农业和水利结合,但从学生就业考虑,不能一味加强农科,仍应以工为主。农科主要是作物、土壤及水土经济等,这一观念至今未变。当年设置“水土经济”,旨在科学开发和利用水土资源,不幸这一重大问题却被长期漠视。
他一贯重视理论联系实际,主张“学工的一定要手脑并用,尽可能多做实验”。一时买不到的设备,能做就自己动手;水文去渭惠渠实习,并对实测数据加以分析;假期必安排工程实习或去农村获取实地经验;毕业论文题目可大可小,但都要来自实际,基本资料必须真实有据。同时他认为大学必须有科学研究,条件靠自己创造。1940年3月与中央水利实验处合办“武功水工试验室”,一年后即运行。随之成立“西北农学院农田水研究部”,并招生开展黄土、黄水试验研究,还有谭葆泰、张瑞瑾、吴以敦等客座专家前来共事,三年来写出研究报告十余篇。这是我国黄河泥沙研究的开端,也是沙玉清教授“高效、实干、快干”风格的范例。
1942年8月兰州召开“中国工程师学会暨专门学科联会”,水利工程学会共宣读论文十六篇,西农水利系六篇。经大会审定,沙玉清教授关于泥沙与治黄的两篇论文被评为优秀论文。中国工程师学会1943年组织了西北考察团,历时十个月。他随团考察甘肃河西、内蒙、新疆的水利事业,加深了对西北水利的认知,干旱地区“有水则雄关,无水则鬼门”,更对“坎儿井”印象深刻。返校后考虑增设凿井专科,以推动于右任先生提出的“十年万井”设想,终因经费无着而搁置。
吴校长聘回母校 为土木系尽心力
抗战胜利后,内迁院校纷纷筹划回迁事宜,1945年9月吴有训先生被任命为国立中央大学校长并先程回南京四牌楼老校址着手筹备工作。1946年春,陆志鸿老师邀请他去台湾大学办土木系。是年7月他只身赴台,路过南京时看望二哥沙玉彦(中大物理系教授)并拜见吴老师,随即被挽留中大接掌土木系。正如徐百川先生说:“中大土木系由重庆迁返,百废待兴、人手又少,加之沙兄原来就有哮喘病,更是忙碌辛苦。”
土木系分结构、道路、卫生三组,因战争影响,工程项目小而杂,虽就业不难,但目标不明确,稳定性较差。回迁留任的教授仅卢恩绪、金宝桢和方左英三位,其余六人都是助教。沙玉清教授对土木系的未来充满希望,决心“从远大的基础上,重新迎头加速建造起来!”于是领着李万英、姚琏、陆陶、金雨苍、郭遇昌等青年朋友,抓紧干了以下工作:
1、扩大师资队伍:先后聘请徐百川、方福森、梁治明、胡家骏、黄继美、孙云雁等为教授,京沪其他部门的夏坚白、陈永龄、倪超、徐芝纶等著名专家为兼职教授,加上鲍恩湛、姚琏、金雨苍、唐念慈等多位助教,工作蒸蒸日上。
2、增设专业实验室:除加强原测量、材料二基础实验室外,新建结构模型(偏光弹性试验)、道路材料和卫生工程三个专业实验室。
3、开展科学研究:1946年秋与淮河水利总局商办我国第一所混凝土研究室,并派即将留美归来的吴中伟为该室副主任。沙玉清教授亲自擘划二层试验楼建设,并成立土木工程研究所,他兼所长。对统一混凝土名词、统一试验方法和“碱—集料反映”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
4、弘扬团结奋斗:1947年7月在《中大土木》通讯上发表《土木系在复员中》一文,提出“我们要学习同时要研究、我们要思想同时要实干、我们要自助同时要助人”,并告诫说:“千万要不得的是‘来往尽土木’、‘谈论唯工程’,这种狭隘的自尊偏见不仅会枯涩我们智慧的源泉,窒息我们活动的力量,甚至会模糊我们明辨是非的能力。”
为使土木、水利校友能在出版、考察及就业方面相互帮助,两系联合成立“中央大学土木/水利工程学会”。李仪祉逝世十周年,还在玄武湖组织了师生纪念活动。
此后,他的主要精力都花在行政事务上,仅开设过航空港、都市计划选修课,即使哮喘也还是坚持工作。他虽对泥沙研究矢志不移,也只有假期才可能顾及。1947年10月《水利月刊》发表了他以“因次分析无量纲化”手段处理泥沙静水沉速的经典之作《泥沙分类命名商榷》,该文在西北农学院时已接近完成(唐念慈协助计算)。他的这一手段之所以有效,全在于对泥沙现象细观层面的深刻认知。水科院泥沙所所长钱宁(1943年赴美专攻泥沙)曾感叹说:“沙先生用因次分析法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是其他人无法达到的。”
沙教授的后期缩影
他于1955年重返西北农学院任教。1956年发表“泥沙运动基本规律”(后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是年底兼西北水工试验所所长,建立了泥沙与灌溉两个研究室。1958年至1960年,水利部组织中苏合作进行三门峡水库淤积大模型试验,他和钱宁是中方技术负责人,工作劳苦,心情愉悦。随着国家经济进入困难时期,因经费拮据而试验结果不能尽如人意而半途下马,令人惋惜。1958年后虽仅是教授,但在韩瀛观副所长的支持下,泥沙室的课题一直持续到1962年。五年时间,不仅带出了一批新秀,也取得了许多新成果。在康迪院长、熊运章主任和有关教师共同努力下,1965年出版了专著《泥沙运动学引论》。水科院副院长陈椿庭对该书作了中肯的评价:“这是先生长期关心黄河治理、进行泥沙研究的毕生心血,其主要特点在于贯穿着对泥沙运动的创见卓识。现在有广大的新一代泥沙研究工作者,在他的治学思想启发和引导下继续攀登。”一年后的晚秋,他嘱咐孩子“要好好为人民服务”,然后握着夫人的手因肝昏迷而默默离去了。
沙玉清教授归道山业已四十四载,其教书育人,致力水利,特别是在泥沙研究中之杰出贡献必将与世长存。
中央大学南京校友会、中央大学校友文选编纂委员会编:《南雍骊珠 中央大学名师传略再续》,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6月,第308—3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