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明炜
王伯沆(1871—1944),名瀣,字伯沆、伯谦,号酸斋、无想居士,晚年自号冬饮,学者称冬饮先生。先生原籍南京溧水县思鹤乡,今为石湫乡汤庄,祖上于明代末年迁居南京,住门东仁厚里,即今中华门内东侧边营九十八号,今建为“王伯沆周法高纪念馆”。追溯起来,王氏是从建康(今南京)著名的乌衣巷分支迁出的,其先祖是东晋王朝初期的丞相王导。王导原为西晋大臣,山东临沂人,晋室南迁的主要策划者。南迁时携王氏族众大举过江定居建康。先生曾修撰《王氏族谱》,当有详尽记述。
伯沆先生幼时聪颖过人,读书过目成诵。早年受业于高子安先生,小学经史打下坚实基础,诗文书画篆刻已都颇有可观,当时被誉为江南第一才子。十八岁考入官学,后入钟山尊经书院,山长(院长)是黄季刚先生的父亲,著名理学家黄翔云先生。先生自入黄门为弟子,曾居榜首,颇得嘉许,并为述学问之要,指授治学之道,于是学业大进,见知于当世诸学者。时年不过二十多岁,已是知名青年学者。同光诗派首领陈三立(散原)读了伯沆先生的诗作,大为赞赏,约见晤谈,激赏其识见广博,遂延聘为散原精舍教习,教授诸子弟,长子衡恪年岁已长(小先生五岁,长寅恪十四岁),在师友之间,自次子隆恪以下,寅恪、方恪、登恪等皆为门弟子,后来衡恪、寅恪成为著名学者,多得于先生的教诲。
伯沆先生约在四十岁前后,学问已有成就,已是名满金陵的专家学者,前辈同辈交游渐广,除陈散原父子之外,有文廷式、俞恪士、柳诒徵、钟泰等。这段时间曾到上海某书局任编辑,又曾在南京陆师学堂任教习。当时南京是佛学中心之一,有很好的学习条件。佛学大师杨仁山(文会)在南京创办金陵刻经处,专门镌刻佛教经典,并公开定期讲习佛学,伯沆先生每次必来听讲,并且正襟危坐,严肃认真恭听,后来先生的佛学造诣精深,多得力于这位佛学大师。1911年大师去世,由欧阳竟无接替,并创立支那内学院,后因双方见解渐生差异,就此疏远。
旧时知识分子,经史百家之外,往往会涉及佛道两家,并加以融合,发展为新的学说,宋明理学就是走的这条路。清代中叶嘉庆、道光年间,安徽池州人周毂(字星垣,号太谷)创立太谷学派,在博学的基础上,从立身做起,由“立言、立功、立德”,以至于“希贤、希坚、希天”,从而成为一位完人。伯沆先生博学多才,有经世之志,正符合这个学派的宗旨和要求。清末民初时期,这个学派的传人是泰州人黄葆年,在苏州十全街归群草堂讲学,弘扬学派理论学说,听众常多达千人。伯沆先生专程往苏州听讲,一经接触,先生立即倾力研修,并拜黄氏为师,平时尽可能抽时间去苏州当面求教,寒暑假期则长住苏州侍师左右,聆听教诲。同时结交一些同道,如钟泰、王雷夏等。钟泰字钟山,南京人,曾任教中央大学,与先生为至交。据说两人因意见不合,曾发生一场大辩论。在苏州某桥上相遇,站在桥上立辩通宵,一时传为佳话。这种为真理而战斗的精神很可能是空前而绝后的。但辩论是为真理,过后感情真挚,依然如故。
1915年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建立,江谦任校长。这年伯沆先生四十四岁,已是闻名遐迩的学者。江谦校长亲自造访,聘请先生任教南高师国文系,先生则认为眼下新说日出,旧学且见弃,辞谢不能。但是江校长三顾茅庐,坚持邀聘,先生不得已而应聘,但暂不接聘书,先试讲一段时间,如有不满,立即作罢,显示先生极端负责的精神。结果一试成功,教学效果非常理想,自此成为名师。先生常讲授的课有诗经、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楚辞、杜甫诗、古文选读等。其中以四书影响最大,每课必人满为患,窗外都有人伫听,不仅文科学生,理农科的学生也来听,成为全校最有名的课程,主讲人被尊称为“王四书”。这门课被讲活了,与伦理道德、人生价值完密地结合起来。这时王先生已服膺太谷学派,这个学派的理论系统大体与宋明理学相关联,中庸讲求博学、慎思、明辨、笃行的知行哲学,大学则倡言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论语、孟子更是教人以圣贤之道。先生的太谷学派理论正与四书课的内容相表里,先生理论联系实际,讲好这门课,实在是水到渠成。还有一层,这些传统大道理,在清末民初时期,人们乐于接受,是有群众基础的,所以能得到诸科学生的欢迎。
伯沆先生开过不少课程,都具有精深独到的见解,可惜没有留下讲义或教学大纲,令人遗憾。所幸有几位及门弟子撰写了追念先师的文章,记述当年老师的教学情况和内容,摘录一些,以飨后来的校友。“先生讲解深入浅出,语言形象化,教室中除文科学生,理农科学生旁听者甚众,特别是上午11时至12时,室内外皆有听讲者。”(段熙仲)“先生认为‘读杜诗当取其譬,却其累,取其雄,去其粗,取其沈,去其肥,取其周密,去其草率。方可。’”(胡舜庆)“白天在课堂上听得不过瘾,晚上还拥到王先生家去请益。往往乐而忘返,回到学校门已关闭,只得越墙而入,习以为常。虽违犯校规,却以精神满足为第一需要了。”(陆维钊)“由东南大学过渡到中央大学这一阶段,我们中文系真是名师如林,黄师季刚以经学小学著名,吴师瞿安以曲学著名,汪师旭初以词学著名,胡师小石以古文字学著名,汪师辟疆以目录版本学著名,都是一时之选。诸师对于诗文又莫不擅长。而伯沆师独以理学、诗、古文颉颃其间,受诸师的尊重,为同学所爱戴,如果不是学养深厚,是很难做到这样的。”(高明)
伯沆先生治学贵在独树一帜,又不失为大家风范,成就突出又不急于发表。为人所称道的最重要的成就,约有以下几项:关于《红楼梦》的研究,关于《咏怀堂诗》的重视,《冬饮丛书》的经营。
王先生研究《红楼梦》,独辟蹊径,自成一家,被称为“王氏红学”。他在现代“红学”研究者中是最早的几位之一,早于胡适、顾颉刚和俞平伯等,而与蔡元培同时。在这时能够独持己见,并且严肃批评当时已有重名的蔡元培的索隐派见解,甚为可贵。先生精读《红楼梦》不下二十遍,自第十六遍起,分别用朱、绿、黄、墨、紫五种颜色的笔批注,一次一种颜色,先后分明,研读长达二十四年,写下一万二千三百八十七条批语,真知灼见,所在多有。他成为自有《红楼梦》以来批注最为宏富的评论家。
王先生在评论《红楼梦》的同时,还评论别人的评语,如索隐派和王雪香等。尤致不满的是蔡元培的《红楼梦索隐》,他说:
“余以为作小说看,便有味。若作史料看,便索然矣。……此由心中先有诸人,故稍说则引以证之,稍异则云反笔,似此,何书不能索隐耶?且改屋换代,而独责二三妇人,亦太小矣。近年政府内幕,事事皆可告人乎?”
现在关于《红楼梦》的研究已是“显学”,但是二十世纪初期尚在未知之数,可是伯沆先生早在十九世纪之末已开始研究《红楼梦》,并认定是“幽奇圆妙之作,百读不厌之文”。他曾说:“曹雪芹这本书,经纬万端,情文并茂,若不是潜心静气,反复细读,绝不能欣赏其中的妙境。”有人说,王先生是道学先生,竞如此欣赏《红楼梦》实在不可理解。其实,从这里更可以看出先生对文学识见之深,道学和文学是可以共存的。而且“红学”在先生心目中早已是“显学”了。
《咏怀堂诗》的作者是明朝末年的阮大铖,此人前曾依附宦官魏忠贤,后在南京南明政府任兵部尚书,投降清兵,倒戈与明军作战,被打死,是个人所不齿的人。但是他的诗还是不错的,伯沆先生曾向当世诸名家推荐,得到赞同,甚至赞赏。先生说:“大铖猾贼,事具《明史》本传,为世唾骂久矣。独其诗清逸可诵,比严分宜、赵文华两集,似尚过之,乃知小人无不多才也。”阮诗因不为人所重,诗集弄得七零八落,东一卷西一卷,很难找齐全部。还是先生多方搜集,成为全书,共十卷,并工笔抄写为精本。由于先生的推荐,不少人竞相借读,并有所评论。陈散原云:“芳洁深微,妙绪纷披,具体储、韦,追踪陶、谢,吾当标为五百年作者。丙辰惊蛰。”(1916)章太炎云:“大铖五言古诗,以王孟意趣而兼陶谢之精练,律诗微不逮,七言又次之。然推论明代诗人,如大铖者鲜矣。”(1928)可以说阮诗因先生的推许而有了定评。
伯沆先生的学术成就是多方面的,其中一项重大成就是由其女王绵女士最后完成的,这就是《冬饮丛书》的第一辑。全辑包括《樊文汇录》、《孙可之文集》、《倪文贞诗》、《长离阁诗》、《阮集之所著诗》及《清词四家录》,共六种,都经先生亲自批点校勘,并工笔抄写,继经夫人和女儿多年护理保存,并加编次而成。最后由扬州古籍印刷厂,以宣纸套色影印精装,工极精细。这是珍藏本,限印一百套,永不续印。另有精装本和平装本,以广流传。
1937年日寇发动侵华战争,中央大学从南京直迁重庆,伯沆先生因患中风未能随校迁移后方。生活立即陷入困境,难以维持。家中唯一可以变卖的只有书籍,而书商本来就知道先生藏书丰富,质量又高,愿意出好价钱,并且要大量收购。在这种情况下,先生有了疑心,经过调查了解,知道书商原来是为汉奸陈群收购的。先生大为震怒,于是声明书坚决不卖了,并将已卖出的书退款收回。从此关起大门,足不出户。
是年,日寇进行南京大屠杀,敌军闯入难民区住所,先生凛然正坐,怒目而视,毫不示弱,日兵益怒,拔刀欲砍,夫人立即上前,激昂地说,他是老病之人,你是武士,如要杀人,就杀我吧。引颈挺身,日兵被镇住,悻悻离去。
1940年伪政权在南京办起了所谓中央大学,要王先生出来任教,为他们撑门面,并且说可以不上课,只拿薪金。在全家生活陷入极度困难的情况下,王先生严词拒绝,这是何等的高风亮节!抗战八年,先生在艰难困苦中坚持了七年,于1944年8月,因病辞世,走完了光辉的一生!
中央大学南京校友会、中央大学校友文选编纂委员会编:《南雍骊珠 中央大学名师传略》,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12月,第19—2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