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园艺事业奠基人吴耕民教授

发布者:东大校史馆发布时间:2018-03-30浏览次数:568

佘孟兰


吴耕民教授(1896—1991),原名润苍,后改润苍为字,浙江余姚人。1896317日出生于小商家庭。七岁上私塾,十五岁考入绍兴府中学堂,师事鲁迅诸名师,剪辫求新,立志学农,改名耕民。1917年考取官费留日,进入兴津园艺试验场研习。1920年回国,任北京农业专门学校教员。1921—1927年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副教授。1939—1952年任国立中央大学等校兼职教授。1943年教育部推选为部聘教授,兼农业部顾问。1952—1960年,任浙江农学院园艺系教授,1956年被聘为一级教授。1957—1989年,任中国农业科学院第一届学术委员会委员,1960—1987年,任浙江农业大学教授。1981年当选为中国园艺学会第四届名誉理事长。1990年当选为全国柑橘协会名誉理事长。1991114日病逝杭州,享年九十五岁。

吴耕民教授,1920年回国,先后任教于北京农业专门学校、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金陵大学、浙江大学等校。在南高、东大六年创建了我国最早的高等学校园艺系,担任果树园艺、蔬菜园艺、花卉园艺、普通园艺、蔬菜促成栽培等课的讲授与实习。由于他农学基础雄厚,实验经验丰富,加以备课认真,讲解清晰,深受学生欢迎,并以日本资料为蓝本,参照中国实际,编写出《果树》、《蔬菜》、《蔬菜不时栽培》、《普通园艺》,以及稍后编写的《花卉园艺》,共五本讲义,为我国高等园艺学教材建设奠定了基础。他在浙江大学任教期间,开辟了大面积果园,作为实习、良种引进、推广基地。吴耕民教授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强调学习除口到、眼到、心到外,还要手到、足到。手到是指练习实践,足到是指多作实地考察,他十分重视现场教学,常常亲自带领学生实习,尤其擅长果树修剪,对桃、梨、葡萄等树的短截和疏枝两种修剪方法,操作熟练,得心应手,通过现场教学,使学生很快掌握修剪技术。

吴耕民教授,执教杏坛七十春秋,亲手创办了四所院校的园艺系和一个研究所,为祖国培养了大批园艺人才,如曾勉、章恢志、谭其猛、李曙轩、沈德绪、蒋聪强、李育农、孙筱祥、陈杭、蔡政模、彭昌枯、郁宗雄均为园艺翘楚,名闻遐迩。

数十年来吴耕民教授在教书育人的同时,对我国园艺事业也作出了杰出贡献。

首先,他重视实地调查研究、科学总结群众经验,运用近代园艺科学知识去分析总结我国果树、蔬菜生产经验,足迹遍及大江南北。1934—1956年间,对山东青岛果树、德州西瓜、益都甜瓜、肥城桃、莱阳梨、邻县梨、灵宝枣、云贵两省梨、贵州湄潭核桃,尤其对我国特产蔬菜,如大白菜、榨菜、苋菜等作了开创性的调查研究,对某些果品的生产技术提出了独到见解。例如,1934年他在评议肥城桃异地栽培变质的观点时指出,“在附近和条件相似的地区可以栽培”这一论点,到1990年已被山东农业大学所证实。

其次,积极传播园艺良种,推广栽培技术,他所到之处,均选引推广许多植物良种和栽培技术。1919年他在日本学习期满,将日人赠送之柑橘、柿、桃、葡萄、枇杷良种各五株运至杭州王云农场试种,至今闻名加拿大和港、澳等国家和地区的杭州蜜梨即源于此。1921年南京东南大学成贤街农场的蔬菜温床,就是吴耕民教授亲手建造而成的我国最早的蔬菜温床,现在浙江省栽培的番茄、洋葱、甘蓝、花椰菜等都是由吴耕民教授从国内外引种试种成功,现已成为当地菜场的大宗蔬菜。

第三,他编著发表了大量园艺学的专著和论文,他博闻强记,通晓日、英、法三种外文,根据调查研究的心得体会,参考中外资料,联系我国实际,已出版著作三十五本,发表论文三十八篇,以及其他科普文章与译著,达一千万言,其中较著者有《中国蔬菜栽培学》、《果树修剪学》、《果树园艺通论》、《中国温带果树分类学》、《木本食用油料作物栽培》、《日、英、汉农林园艺词汇》等,其中《中国蔬菜栽培学》已成为美、日等国主要图书馆的藏书。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落实了知识分子政策,他极为感动,虽年事已高,视力、听力、记忆力日渐衰退,但仍然振奋精神,继续为祖国园艺事业添砖加瓦。短短十年中,又出版了四部专著,计三百三十四万言。成为他一生中写作出版最多的十年。

吴耕民教授爱国爱民,七十年来兢兢业业耕耘于园艺事业,为国家作出了巨大贡献,其高尚品格、勤奋好学、治学严谨、待人诚恳、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之精神,将深深印刻在人们心中,成为后人一股努力建设伟大而美好祖国的强劲东风。

吴耕民教授辞世业已十八载,我们将永远铭记他这一位中国近代园艺事业奠基人的道德文章与事功。

 

中央大学南京校友会、中央大学校友文选编纂委员会编:《南雍骊珠 中央大学名师传略再续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6月,345—348页。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