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泽芳(1899—1959)男,浙江义乌人,著名棉花科学家、教育家。1925年毕业于国立东南大学农科,1933年获美国康奈尔大学博士学位。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曾任全国经济委员会棉花统制委员会技术专员,中央棉产改进所副所长兼植棉系主任,中央农业试验所技正兼棉作系主任,中央大学教授兼农学院院长,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首任所长、研究员。
毕生致力于棉花科学研究、技术推广与教育工作。对亚洲棉的形态、分类和遗传,以及亚洲棉与美洲棉杂种的遗传学和细胞学有深入研究。20世纪30—40年代主持全国棉花品种区域试验及云南木棉的调查研究,对改良棉花品种、增加棉花产量和改善棉花品质做出了重要贡献。最早在中国从事植棉区划及棉工业区划系统研究,提出的划分五大棉区的理论至今为棉花界沿用。出版了《中等棉作学》《合于中国栽培的洋棉》《合于中国栽种的细绒棉》《中国的棉花》等论著。
划分五大棉区 探讨纺业布局
中国棉区划分研究是冯泽芳对我国棉花事业的重大贡献之一。他指出,农业是深受地域限制,亦即“地方色彩非常浓厚”的一门学科。1936—1959年,他曾先后6次发表过有关我国适宜棉区的文章。他根据棉区的无霜期、温度、雨量、日照等气象因素,地势、土质、海拔等地理条件,与棉花的分布、生长发育、产量构成的关系,以及农情调查、品种区域适应性等研究资料,将中国棉区的划分由最初提出2个发展为5个: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特早熟、西北内陆及华南。他还强调指出,某一棉区的良种移到另一棉区种植,效果将变差。这一见解对棉花育种和良种推广具有指导意义。60多年的实践证明,上述分区符合客观实际,至今仍为棉花科技界所沿用。
其后的棉区划分研究,基本上都是在这个基础上进行的。冯泽芳在20世纪30—40年代曾指出,淮河流域现在产棉不多,但从宜棉的条件来看,疏导淮河后可成为产棉盛区。如今淮河经过治理,黄淮海平原已成为我国棉花的重要产区,这个预言已成为现实。
在进行棉区划分的同时,冯泽芳又悉心研究棉纺工业布局。1936年我国棉花产量已基本满足国内需要,但纺织工业布局不合理,纱厂集中在沿海城市,远离棉花产区,交通不便,且大部分为外商控制,以至于抗日战争时期90%以上的纱厂落在敌占区,大后方的纱锭数还不到全国的5%,而这使当时花纱布价格空前昂贵,令人咋舌。对此冯泽芳于1940年发表了《我国棉工业区的合理分布》论文,阐述了棉工业合理布局的理论和根据。他从国防和同外国竞争的观点出发,提出今后不宜在沿海大埠扩充纱厂;应在交通便利的产棉中心,如在关中、京汉铁路北段、长江中游和晋南等内地棉区建厂,发展棉纺工业,这样可以利用廉价原料,减低花纱布运费,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冯泽芳从发展棉花生产的总目标出发,先划分宜棉区域,开拓植棉业,然后考虑加工工业与种植业密切配合,以便于农产品的销售和工业原料的供给。他认为,今后应建设好棉业区,即在最有利的环境中植棉,在棉产集中的地区发展棉纺工业,这样可以扩大主要棉区,淘汰小棉区;各省不宜提倡棉产自给,应因地制宜发展各自的特产,建成各种特用经济作物区。对于特用经济作物区划,他也主张应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合理的区域分工,如分别在最适宜的区域发展棉业区、茶叶区、丝业区等,以求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和自给。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