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著名力学专家梁治明

发布者:东大校史馆发布时间:2018-03-28浏览次数:537

史维祺

梁治明教授,1914年生于北京,是为我国著名的力学专家、教育家,祖籍浙江杭州。他的大哥就是中国当代大学者、教育家、散文家梁实秋先生。梁治明先生19367月毕业于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曾在交通部西南公路局任工程师,在龙溪河上硐工程处任副主任,并在国家资源委员会全国水力发电工程总处任工程师等职,之后又到昆明西南联合大学任教。1941年考取公费留学美国,入麻省理工学院学习,1942年获土木工程硕士,194510月获科学博士学位。

博士毕业的当年毅然回到抗日战争胜利需要振兴并为他所热爱的祖国,回到他热恋的讲台。19468月起任国立中央大学(解放后改名为南京大学、南京工学院、东南大学)工学院土木工程系教授,直到1990年病逝。

1949年南京解放后,梁先生被任命担任南京大学土木工程系主任。1952年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后,他在南京工学院成立的力学教研组担任主任;1954年前后,担任南京工学院教务部主任,同时兼任力学教研组主任。1958年后,由数学、物理、化学、力学、外语、体育等教研组组建成基础课部,梁先生任基础课部主任;1961年更名为基础科学系后,他任系主任。直到1966年,他因身体欠佳,不再担任行政领导职务。

 五十年代,梁先生是全国力学编审委员会《材料力学》教材编审小组成员,后又担任《材料力学》教材编审小组副组长。


 梁治明老师毕生从事教育工作,为国家培养了数千名工程技术人才,其中许多人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骨干,真可谓桃李满天下。

 他主讲过《应用力学》(后改称理论力学)、《结构学》、《钢桥设计》、《高等材料力学》、《结构试验》和《结构力学》;并专为本教研组教师讲过《弹性力学》和《光测弹性力学》等。他还为南京市有关高校教师和科技人员讲过《塑性力学》、《工程制图》、《土壤力学》等课程。在长期教学实践中,梁先生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他是一位基础深厚、博学多才的多面手老师。

 梁先生从六十年代起,开始带研究生,较多地参加科研工作,并常为业务单位无偿地解决实际工程中遇到的问题。

 梁先生对于土木工程之理论与经验均极丰富,其所“The Analysis and Design of Knees in Rigid Frames”尤见创见,为美国土木工程界所推崇。

 梁先生对有关专业的《材料力学》教材建设,贡献甚伟。从1955年起,南京工学院力学教研组承担了全国统编教材《材料力学》的编写任务。梁先生带领几位教师认真编写,于1958年正式出版,之后一印再印,一版再版,在国内沿用了几十年,得到同行们极高的评价。1960年又出版了适用于动力、电机等专业的“材料力学”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1963年还出版了适用于化工及轻工业等专业的“材料力学”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无论对行政领导工作还是对教学工作,梁先生都一贯勤勤恳恳,一丝不苟。在他担任土木系主任时,正是解放初期,当时系里各项工作头绪纷繁,又缺乏必要的助手,他日夜操劳,终因劳累过度,得了一场大病,虽经多方治疗,却未能彻底痊愈。在以后的岁月中,他实际上是长期带病工作。在担任力学教研组主任时,梁先生一如既往,不仅带领教师搞好教学科研,还对教研组一些具体、细小的工作,他也要亲自过问,从不马虎。由于他的积极领导和身体力行,力学教研组的工作很快有了起色,得到学校领导的赞赏。

在教学方面,梁先生更有他独特的高招。他的课讲得特别好,五十年代就被公认为全校讲课特别好的几位名师之一。兄弟院校有关教师来观摩听课时,都要专门听梁先生的课。凡听过梁先生讲课的师生,无不交口称赞他讲课的精彩,认为听他讲课是一种精神享受。基于他对教材内容的深刻理解和对教学方法的精心锤炼,他讲课深入浅出、精辟生动,紧密联系工程实际,学生一听就明白。1952年,为了垫补1954年无毕业生的空缺,招收了一批二年制大专生,梁先生主动承担这个班级的讲课任务。虽然讲课时数少,学生程度不齐,但由于梁先生的课讲得好,使这个班的学生感到学习力学困难不大。梁先生自己总结讲课的经验体会,认为要使学生听得懂并引发独立思考,就要把自己对问题的思考过程、来龙去脉,原原本本地讲给学生听。有些教师水平不低,但课讲得不好,可能就是在这方面存在缺陷。

在梁先生生命的最后十年中,因常常被病魔缠身,再无法施展自己的才华,他是带着遗憾离开这个世界的。


梁先生作风正派、平易近人、乐于助人,他没有大教授架子,对教研组的同事更是关怀备至,他既是年轻教师的领导,又是师长。1952年院系调整后,采用苏联的教材和教学方法,多数教师对苏联教材和教学方法感到不太适应。梁先生就积极带头组织与参加教学活动,对有些难处理的内容和难掌握的方法,他就给大家作示范性讲课。其他教师试讲时,他总会积极地提出建议和看法,给予很多启发和帮助。对个别特别难讲难懂的内容,他常与有关主讲老师研究、讨论,使这些难点内容得到较好的解决。

凡过去的学生在节日里以寄贺卡等方式向梁老师问候,梁先生必亲笔回信表示感谢,即使到了体力不济的晚年,他也会请梁师母吴尹吉老师代笔作复。

梁先生生活上严格要求自己。一生保持两袖清风,从不向学校领导提任何个人要求。1990年临终前还嘱咐梁师母,他走后随即火化,不换衣服、不留骨灰、不开追悼会、不举行告别仪式。在人生旅程的最后一站梁先生仍表现出一代大儒的高风亮节。

梁先生为祖国的高等教育事业贡献了毕生的心血和精力,尽管他早已经离开了我们,但他治学严谨、明理尚实的作风和无私奉献的品德一直铭记我们心中。


注:本文参照《东南大学校友业绩》一书和网络上的有关资料写成。


编后记:史维祺教授系南京工学院土木系毕业生,南京工学院建筑设计院的创始人,曾任南京工学院副院长,是梁治明先生的学生。在梁先生逝世20周年的日子里,史教授写了这篇纪念文章,表达对梁先生的怀念和景仰,很值得我们这些后人一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