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邓学钧,江苏省苏州人,1937年生,1955年进南京工学院土木工程系,师从方福森教授40余年。1960年毕业留校,1961年至1966年担任方福森教授专职科研助手。1981年至1983年去美国进修,1987年任东南大学教授,1990年起任博士生导师,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交通运输工程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中国公路学会理事,江苏省公路学会副理事长。1993年获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称号。
1997年12月5日,我出差去北京、石家庄、成都等地开会,出发前去医院探望方老,见他精神很好,还问到我家里和交通学院的许多事,并且告诉我,他的病情已经稳定,要我放心出差。想不到仅仅过了三天,情况突然变化,当我在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参加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会议时,得到了方老病故的消息,心中悲痛万分、泪流满面、彻夜未眠。恩师45年来的谆谆教诲历历在目,一幕幕难忘的情景重现在眼前……
1952年我离开家乡苏州来南京,就读于交通部南京交通学校,听高班同学介绍,南京工学院方福森教授在本校兼课,讲授“公路工程”,水平极高。在我的心灵中初次萌发了对方福森教授的崇敬。1955年中专毕业报考大学时,我毅然填报了南京工学院道路专业为我的第一志愿,一心想成为方教授的学生。
1956年春,毛泽东主席来南京视察,在市府大院会见在宁高校教授和科技界高级知识分子代表。方福森教授作为南京工学院教授代表受到了毛主席接见,并且同毛主席亲切握手。第二天,在五四楼大教室,方老向全系师生传达毛主席接见的情景,方教授在传达时心情十分激动,我们坐在下面聚精会神地听讲,方老的讲话字字句句都渗透着对党、对人民的热爱,整个报告充满着方老忠诚于教育事业的崇高境界。报告会结束时,我们争先恐后挤到台前同教授握手,握着他那一双温柔而有力的大手,心中的感受难于用语言表达。我仿佛直接感受到了教授对我们青年学生的厚爱和期望。就在那一年,方教授光荣地参加了中国共产党,为我们青年学生指引了一条中国知识分子成长的正确道路。
1960年,我毕业后留校任教,克服了三年困难时期,学校各项工作恢复正常。1962年党中央指示要为我国教育界、科技界学有专长、有真才实学的老专家配备青年助手。方教授提出要我担任他的助手,后来经过了组织批准。从那时起,到“文化大革命”开始止,我始终跟随方教授,协助他开展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四年时间,我直接在方老的指导下学习和工作,在端正治学态度、掌握治学方法、研究学术动向、开阔研究领域等方面得到了方老无微不至的关心和帮助,所得的收获,终生难忘。直到目前,很多学术问题我还在继续研究和探讨之中,如“路面平整度和路面结构动力学”、“落锤式弯沉仪(当时称为冲击仪)无破损评定路面结构承载能力”等至今仍然是学科前沿的研究课题。在长期的接触中,方老言传身教,处处为我们青年教师树立榜样。如因公外出,他总是分秒必争,在软卧包厢里阅读文献资料,或者批改论文。参加学术活动总是认真准备,写好讲稿,与青年学者热情交谈,讲解问题不厌其烦,耐心细微,对新技术、新动向总是满腔热情鼓励青年人去探讨,事事处处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与国内同行专家相处中相互尊重,平易近人,名誉、地位总是谦让给别人,长期以来得到国内交通学术界普遍的敬重。
十年动乱后,学校准备恢复招生,当时我已年近四十,回首往事,青春年华已白白流失,心中十分空虚,对究竟自己能否在高等学校当一名合格的教师十分怀疑。就在这个时候,方教授语重心长地从历史的发展,从抗战时期办学的艰难讲起,鼓励我们奋发努力,靡新开始,从头开始,顽强拼搏,担负起培养中国下一代的重任。在方老的启发、引导和鼓舞下,我重新鼓起勇气,仿佛又回到了60年代初期为方老当科研助手时的精神状态。经过三年努力,略见成效,于1979年通过了教育部第一批公派出国考试,去美国留学。现在回想起来,若是没有方老的指点,也下不了这样艰苦拼搏的决心,正是下了这样的决心,才有后来这20年的工作成效和业绩。我在美国两年,方老虽然年过七旬,仍然多次来信关心我的学习和研究工作,鼓励我学成回国报效祖国,他说国家已经开始培养学位研究生,要按时回国参与指导工作。
我1983年回国至今已经过去15个年头,东南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科在校、院领导的关心、指导下,在方福森教授等老一辈学科创始人的指导下有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古人云,饮水思源,喝水不忘掘井人,交通学科的发展,学院每一位教师事业上的成功都离不开老一辈学科带头人的教诲和指导。深夜,我沉思在漫长的回忆之中,45年朝夕相处,方老为我们后辈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数不尽、讲不完。纪念方老,化悲痛为力量,要用实际行动做好本职工作,不辜负老人家一生的心愿。天快亮了,我起身提笔写了几行字,表达学生对恩师的哀悼之心。
回首往事四十年,恩师教诲铭心间。
宗师楷模传千秋,誓为教育再奉献。
写于199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