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

发布者:东大校史馆发布时间:2018-03-26浏览次数:4140

罗炳权  辛国钧

  

陶行知先生(18911946),原名文浚,后改知行,又改行知,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和教育改革实践家,安徽歙县人。18911018日陶行知生于一清贫之家。从小聪明好学,六岁后读了一二年私塾,家境贫困,辍学回家务农,闲暇读书自学。十五岁时免费进入崇一学堂。1909年考入南京汇文书院,翌年考入金陵大学。四年后以全校总分第一的成绩毕业。旋即保送赴美留学,入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攻读教育学,师从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孟禄。

1917年夏,陶行知毕业后,在回国的海轮上,对朋友倾吐出他的宏愿:我要使全中国人民都受到教育。

归国后,应聘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育学专任教员兼教务助理。次年,被聘为教育专修科主任、教务主任。192212月被东南大学聘为教授、教育科主任和教育系系主任。19237月辞去主任之职,保留教授名义,赴京专任中华教育改进社总干事。

  

改革中国教育的先驱

五四之前,来自内外两方面的束缚,阻碍了中国教育革新运动的开展。一为封建传统教育的束缚,二为德国一日本教育模式的束缚。对于外来束缚,蔡元培、陶行知等中国教育界先进人物极力介绍欧美教育革新运动情况,呼吁中国教育界“积极借鉴各国教育界的改革,努力奋勉(蔡元培语)。与此同时,陶行知又力言只有挣脱旧教育的束缚,中国教育才能顺应世界教育改革的潮流,迎头赶上。他高举反对封建传统教育与反对洋化教育两面大旗,革除“沿袭陈法”、“仪型他国”的弊端,为中国教育寻觅曙光。

正是在此背景下,陶行知首先在南高师致力于一系列改革。他首倡科学的“教学法”,建议把“教授法”改为“教学法”。陶行知说:

我自回国以后,看见国内学校里先生只管教,学生只管受教的情形,就认定有改革之必要。

他主张以“教学法”来代替“教授法”,提倡“教学合一”。当这一建议在校务会议上未获通过,陶行知便拒绝担任教育专修科主任。五四运动后,南高师把“教授法”课程一律改为“教学法”。接着,“教学法”之称为教育界普遍接受,通行全国,并一直流传至今。

他还首先向大学不能男女同学的旧习发起冲击。191912月,陶行知在南高师校务会议上,提出“规定女子旁听办法案”,与北京大学一起开始招收女生,开中国高校男女同校之先声。陶行知再接再厉,继而促成中学开放女禁,有力地推进了中国的女子教育。

传统教育机械划一,压抑学生个性自由发展。1919年陶行知担任南高师教务主任后,就提出“改良课程案”,将本校课程改为“选科制”,规定“一科之学生可以选择他科之学程”,以利学生自由发展。与此同时,他实行学分制,以利于选科制的实行。他反对狭隘的课堂教学,积极提倡各系科走出校门开展参观实习活动,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他特别重视体育和文艺,倡行校际竞赛,支持戏剧研究会演出新剧等。

陶行知坚信教育的民主化有赖学生自治。他在南高师成立学生自治会,放手让学生自治。他认为:“学生自治乃共和国学校里一件要事”。

陶行知还把教育改革的目光投向全国。他认为学制改革是教育改革的重点。1919年全国教育联合会发起修订学制,陶行知被推为学制起草委员之一,他对学制改革问题发表了不少评论性和建设性的意见。讨论三年,拟定出《壬戌学制》,即“六三三制”(小学六年、初高中各三年)。该学制一直沿用至今,是二十世纪在中国影响最大最为持久的学制。

陶行知向来重视师范教育。在南高师和东大时期,不断提出了师范教育改革的构想,如要提倡广义的师范教育,扩大培养对象,克服片面性和狭隘性;要注意在职教师的进修与提高,通过各种形式对他们“负起继续培养的责任”;师范课程要适应社会的发展、科学的发达和教育的进步;师范教育应克服重城轻乡,适应乡村教育的需要等。陶行知这一时期的构想,在后来的晓庄师范试验中得到了实践与发展。

  

新教育思想的积极传播者

陶行知归国后,致力于宣传欧美教育革新,置身于中国教育革新的前沿阵地。

1919年初,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应邀到日本讲学。陶行知闻讯后,即与郭秉文商议,决定由郭秉文赴日面邀杜威来华。杜威允诺后,陶行知立即写信给胡适,建议由北大、南高师和江苏教育会三家各举代表一人,具体负责杜威来华事宜。

19194月底,杜威偕夫人和女儿抵沪,陶行知作为南高师代表,和北大代表胡适、江苏教育会代表蒋梦麟等前往迎接。杜威在上海、杭州游历并讲演后,于5月中下旬到南高师讲演,均为陶行知等陪同翻译。19204月,北大要求续聘杜威一年得到同意。杜威再次南下讲学时,陶行知先在南高师安排讲学一个半月,请杜威主讲教育哲学、哲学史与实验伦理学。接着,杜威又到各地讲学,由陶行知与郭秉文及刘伯明轮流任翻译。是年冬,邹韬奋译成杜威《民本主义与教育》一书,陶行知审校后交付出版。陶还把南高师所办的实验学校命名为“杜威学校”。

杜威来华讲学是中国现代文化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五四时期中西文化交流的标志。陶行知对此事发挥了积极作用。

继杜威之后,美国另一教育家孟禄也来华考察,在其中发挥积极作用的仍是陶行知。1921年夏,陶行知与蔡元培、张伯苓等在北京组织实际教育调查社,议定邀请孟禄来华进行教育调查。孟禄作为国际知名的教育史专家,对中国传统教育之弊也知之甚明,他希望中国教育改革朝民主共和方向发展。192112月,在北京召开中国教育调查讨论会,由各方面代表一千余人出席。陶行知主持讨论会,孟禄报告调查所得并参加讨论。如果说,杜威的讲学使中国文教界人士大开眼界,指明了中国教育的发展方向;那么,孟禄的教育调查则指出中国教育的病源所在,并开出匡治方案。这两位大教育家互相配合,把中国教育改革引向新路。

与此同时,中国新教育倡导者极力主张走出国门,迈向世界,参与国际教育运动,陶行知又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准备参加1923年在旧金山召开的世界教育联合会成立大会,陶行知做了大量准备工作。他用了一年多时间调查汇编成《中国教育之统计》,共得表格五十六种;编辑有关中国教育之报告十七种,并组织专家学者研究赴会的提案。这些材料反映了前阶段中国教育革新运动的成绩。当时公推蔡元培、郭秉文、陶行知等为参加首届世界教育会议的代表。陶行知因公务繁忙不能赴会,东大校长郭秉文在会上被选为世界教育联合会副会长。后来陶行知又被推举为参加第二、三届世界教育会议的代表。

  

平民教育运动的推行者

中国平民教育运动发端较早,二十世纪初,陈独秀、邓中夏等开始提倡平民教育。而当杜威的平民教育思想在中国广泛传播之后,则进一步推动了中国的平民教育运动。1920年夏,陶行知在南高师举办暑期学校时,曾组织学生教附近平民识字。

1922年中华教育改进社的首届年会上,通过了《推行平民教育案》。19236月陶行知在南京成立平民教育促进会,试办三所试验学校,每校招生五十人。在平民学校实验过程中,他发现店家住户大多因店务家务不能前往上课,这一情况促使他寻求解决办法。他由家中孙儿教祖母、大儿教小儿得到启发,认为可以随处用识字的人教不识字的人,我教你,你教他,他又教他,他把这种方法叫做“连环教学法”,最后定名为“平民读书处”。他不但在自己家里办起了“笑山平民读书处”,让六岁的小桃教奶奶识字,还促使梁启超、胡适、熊希龄、蒋梦麟等京中名流都在家中办起了读书处。此风一开,平民读书处风靡一时。

19238月,中华教育改进社第二届年会期间,在清华学校举行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总会成立会,有十九个省区的代表参加。陶行知被推为董事会执行书记。

推广平民教育,这是陶行知多年来的奋斗目标。为此,陶行知风尘仆仆,足迹所到之处,广泛联系各界头面人物,争取同情支持,推动成立平民教育促进会;发表演讲,制造舆论,听众包括在校师生、商人、工人、农民、警察、和尚,乃至在狱犯人等。数月内,全国已有十五个省区成立了平民教育促进会,三十万人受《平民千字课》的教育。19246月,平民教育运动更推行到二十个省区,有五十万人受《平民千字课》的教育。据后来统计,由陶行知、朱经农合编的《平民千字课》总发行量为三百万册,由此可见运动规模之大。

为推行平民教育运动,陶行知公而忘私,年节往往都在旅途中度过。他的《车上过年》一诗说:

上车过旧年,下车过新年。

年年车上过,也算是过年。

然而,政局动乱和经费短缺,使平民教育运动举步维艰,加诸他与晏阳初的误会分歧,陶行知终于退出平民教育促进会,转而思考乡村教育问题。

东大八年生涯的总结

19247月,中华教育改进社第三届年会在南京举行。陶行知将会址设在东南大学。年会期间东大承办了一次全国教育展览会,展品琳琅满目,社会影响深远。这届年会还提出了“力谋收回教育权案”、“促进蒙古教育案”、“推进平民教育案”等一百二十七个议案,为历届年会之最。

1925年东大发生“易长风潮”。北洋政府为排斥异己,免去郭秉文的校长职务,改派胡敦复接任校长。校内斗争激烈。陶行知仍是东大名誉教授,对此不能超然事外,他出面劝解,无济于事。郭秉文被迫去职,陶行知也离开东大。

陶行知在东大的八年,是探索改造中国教育之路的八年,也是他试图以欧美新教育思想来改革中国教育的八年。但是现实中的挫折和磨难教育了他,使他认识到,改革中国教育必须从中国自身的实际出发,无现成样板可寻,必须创造自己的理论体系,要走自己的路。正如他后来所说:

我可以说“教育即生活”是杜威先生的教育理论,也就是现代教育思潮的中流。我从民国六年起便陪着这个思潮到中国来。八年的经验告诉我说“此路不通”。在山穷水尽之时才悟到教学做合一的道路。

于是他从中国国情出发,将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的教育主张,改变成“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创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崭新的“生活教育”理论。同时以此为指导,满怀信心地走上了改革中国教育的新路。

  

二十年奋斗留青史

1926年,陶行知重点转向研究乡村教育。次年3月,他创办的南京试验乡村师范成为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第一个试验基地,实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教育与社会生活相结合,并以“教学做合一”为校训,试验培养“乡村人民儿童所敬爱的导师”。三年后,因师生赞成抗日,援助工人罢工斗争,国民党当局竟以莫须有的罪名强行封闭晓庄师范。陶行知被通缉,晓庄革命学生遭杀戮,晓庄事业受到无情摧残。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陶行知为教育团结工农大众共赴国难,在上海宝山县创办了“山海工学团”。当时日寇即将攻入山海关侵占华北,所以陶行知为工学团“取名山海,语意双关,志在实施国难教育,唤醒祖国人民,收复一切失地,要日寇还我河山”。这时,陶行知还提出“小先生制”,动员全国的小学生做“小先生”,形成一支普及教育的大军,在国难教育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19388月,陶行知创办重庆育才学校,招收有特殊才能的孤儿难童入学,因材施教,把孩子们培养成抗战建国的人才。在当时国民党政府的政治迫害和经济封锁下,育才学校困难重重。但中国共产党和社会各界人士大力支持陶行知,使育才师生度过难关,成为嘉陵江畔之一革命摇篮,为中国的革命和建设输送了大批英才。

抗战胜利后,陶行知提倡民主教育,创办社会大学,积极参加民主革命运动。19464月,陶行知到上海后,奋不顾身投人反对内战、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国民党特务终于向民主人士挥舞出血腥屠刀,在昆明先后暗杀了李公朴、闻一多。并传陶行知在黑名单上名列第三。陶行知闻后毫无惧色,大义凛然,并说:“我等着第三枪!”体现出他临危不惧、为革命献身的大无畏精神。是年725日,陶行知终因劳累过度,健康过亏,刺激过深,不幸突患脑溢血与世长辞,终年五十五岁。

陶行知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伟大的一生。毛泽东评价他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周恩来称颂他是“一个无保留追随党的党外布尔什维克”,宋庆龄赞扬他是“万世师表”。富有革命精神、求真精神、创造精神、献身精神的陶行知,永远是我们后人学习的光辉榜样。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实践,以及他的六百多万字的著作,是留给我们后人的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认真学习、研究和实践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将对推动和深化当前我国教育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中央大学南京校友会、中央大学校友文选编纂委员会编:《南雍骊珠 中央大学名师传略》,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12月,第201-209页。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