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名家汪采白

发布者:东大校史馆发布时间:2018-03-26浏览次数:349

 


汪采白,1887—1940,名孔祁,字采白,一字采伯,号澹庵、洗桐居士,安徽歙县人。汪采白少承家学,拜叔父汪律本为师。汪采白的祖父汪宗沂和外祖父章洪钧同为清末翰林,5岁从学于黄宾虹,前后达10年之久。后入郡城崇一学堂,继考进南京两江师范学堂手工图画科,师从李瑞清。1910年,两江师范学堂毕业,复参加清廷部试,奖给举人。曾先后任武昌高等师范学校、北京师范学校、国立中央大学、北京艺术专科学校教授。在南京与北京执教期间,与徐悲鸿、张大千、齐白石、黄宾虹等共事,并多有交往,是中国近代美术教育事业的重要奠基者之一。期间应安徽省教育厅长叶元龙之请,出任安徽省立第二中学校长。抗战爆发,汪采白自北京南下至歙县西溪故里,在家乡组织办学,积极参加抗战工作,为难民难童作画举行义展义卖。1939年夏,不幸被毒虫所咬,遂致感染,后被误医,病情恶化,于1940723日溘然长逝,终年54岁。汪采白是继渐江、梅清、石涛之后擅长画黄山的又一代表人物,他用传统的青绿法表现黄山,给中国画坛注入了一股清新之气。

汪采白 天台山


一、从受教黄宾虹到入崇一学堂

1891年,5岁的汪采白开始从黄宾虹受四子书,兼习书法。汪采白的祖父汪宗沂是清末翰林,曾先后主讲安庆敬敷、芜湖中江、徽州紫阳等书院,后在家开经馆授徒,有“江南大儒”之称。外祖父章洪钧也是翰林,字琴生,绩溪人,长于书法、诗词。同治十年(1871)进士,入翰林院。光绪三年(1877)散馆,授编修、国史馆协修,简授直隶宣化府知府。汪采白的母亲章恒益,字圭芗,出身徽州典型的书香门第,写的一手好字。父亲汪福熙任职于天津北洋大学堂,精四体书,擅古文诗词。汪福熙、章恒益夫妇治家甚严,膝下有二男一女,都受到良好教育。汪采白小时候居住的厅堂就悬挂着父亲手书的“读有用书,行无愧事”的对联,以此为家训。汪福熙远在天津北洋大学堂任职,就把5岁的儿子汪采白交给了邻村谭渡的黄宾虹。黄宾虹当时在家乡以授馆为业,他又是汪采白祖父汪宗沂的得意门生,在汪福熙眼里黄宾虹是他父亲汪宗沂最好的学生,又有新思想,在家乡只有他真正把学问做通了,所以才放心地把儿子交给他。黄宾虹家在潭渡,与西溪毗邻。汪采白每天去潭渡从黄宾虹读书、习字。汪采白从5岁到近20岁的十余年间跟随黄宾虹读书、习字,黄宾虹不仅授之以诗文、书画方面的知识,还常常教他为人处世的规矩和道理。汪采白幼时寄给远在天津的父亲的拜年帖,上面还专门写到“此帖是朴丞命写”,黄宾虹当时名字是“朴存”,意思是这个拜年帖是老师黄朴存让写的。

清末,新式学堂逐渐兴起,一直从黄宾虹学习的汪采白这时也面临入新学堂的问题。关于在家乡兴办新学,汪福熙和黄宾虹经常书信探讨。黄宾虹最同意汪福熙“以清烟馆、兴女学、剏工艺诸务为要”的观点。他在1904年给汪福熙的回信里也谈到在家乡办学遇到的困难和亟待解决的问题。黄宾虹讲开办新学堂遇到了“老生学究”抵制,甚至“几与顽固诸人相冲突”,但又不愿做凉血动物,还是要继续坚持办学,聘请师范生做教习,可惜有的老师没有教一年就走了,他就想到了自己的三弟、四弟将来可以帮忙,三弟媳在读锡山竞志女学堂,毕业后准备让她回乡办女子学校等等。黄宾虹虽然极力提倡创办新式学堂,但他对国文等传统文化课程尤为重视,在他的课徒馆里,即便是小学也要学诗文韵学,但这些又遭到了一些家长的抵制,还引发不小的风波,为此,汪采白专门写信告诉父亲此事。汪福熙这样回信讲:“面子上看来,老朴似迂,而其实乃系探原立本之举,倘能照行,将来于西文大有影响……”汪福熙是最了解黄宾虹的,黄宾虹不但有包容开放的思想,他更知道继承和发展传统民族文化的重要性,因此在他眼里诗文、韵学从小抓起是十分必要的,汪采白扎实的古文功底也得益于黄宾虹对传统文化重视的态度。

1904年,汪采白曾随黄宾虹游歙南石耳山,黄作画多帧。这时的汪采白开始习画,但并没有作品传世。汪采白最早喜欢画画,在他母亲给父亲的信中有记载,有一次,汪采白画了一张小画,他母亲看到了,非常高兴,就赶紧写信并将画一起寄给在天津工作的父亲。父亲看了画,大为赞赏,专门写了回信说:德儿所画之小纸,颇有趣,将来要画出头,还系工笔一路,花盆尤画得好,嘱渠好好画去,不要间断,我来家必买好物与其也。

父亲发现汪采白的绘画方面的兴趣,便鼓励他好好画去,并教导儿子将来出人头地,还是要一步一个脚印地从工笔开始,就像要求他写字要规规矩矩先写楷书一样。这封信也极大地鼓舞了汪采白以后走上艺术之路。

1906年,20岁的汪采白入郡城崇一学堂。崇一学堂最初是耶稣教会创办的小学堂,1905年改办为中学堂,即称崇一学堂,由耶稣教会牧师英国人唐进贤主持,并聘请当地的程修之、金鹏文教国文。学堂开设课程有国文、英文、数学、理化、生物、教义等。现在崇一学堂旧址于1984年扩建成陶行知纪念馆,成为歙县一个新的旅游景点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外开放。汪采白不负所望,在崇一学堂不仅努力学习文化课程,取得了很优异的成绩,还积极锻炼身体,增强体魄。据汪采白的学生程应鸣回忆:“师精神体魄均极壮健。少从西人读书于郡城耶苏堂时,常以一脚跳行于太平桥石栏杆上,与江孝廉友燮穿钉靴走栏杆并传千秋。又好练习国术,尝以念斤铁大刀置卧榻下,早晚起卧必举数十次。”

至于汪采白在崇一学堂所取得的成绩,祖父汪宗沂对这个长孙也非常满意,曾写信给汪福熙讲:“孔祁自比芜湖公学程度为上,已信会二儿,秋令可挚之到馆。”祖父汪宗沂讲孔祁的成绩要在芜湖公学之上,近来写信给二儿(汪鞠友)让孙子汪采白秋季到他那里去读书。时汪鞠友任南京两江师范学堂总教习,也就是这一年,汪采白的祖父汪宗沂对他的未来之路做了认真“规划”后,不久就去世了。1907年,崇一学堂送走了首届16名毕业生,他们是陶行知、汪采白、汪岳年、朱慕庐、姚文采、洪范五、杨雅涵、杨廷桂、江粹青、程家庾、章文启、章文美、章文雅、程祖贻、汪邦镕、汪邦钊。其中陶行知、姚文采、洪范五成了汪采白终生的朋友,毕业后的汪采白和英国传教士兼校长的唐进贤还时有走动。在这批同学里,后来陶行知成了伟大的教育家,洪范五成了中国近代图书馆事业的奠基人。


汪采白 秋瀑图


二、入两江师范学堂手工图画科

1907年,汪采白崇一学堂毕业后初读于南京矿业学堂,10月改入两江师范学堂手工图画科。其实汪采白的求学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一开始他想像几个叔叔一样从军报效祖国,入陆军小学堂徐锡麟门下学习,后来徐锡麟刺杀恩铭事败,老师黄宾虹密谋革命事发,这条路就走不通了。后来在日本学医的三叔汪植圃劝他学医,但父母没有同意。再后来,汪采白打算出国留学,后来由于经费问题而没能成行,据鲍义来撰写的《汪采白传略》:

汪采白在二叔三叔新思想的影响下,又动念出洋留学,并请父亲筹借2000元,以作5年留学之用,如还不够,汪采白将再让其妻变卖饰物以凑足。终因经费太多,父亲没有同意,汪父还曾为此找过时任留学生监督的合肥蒯光典帮忙官费留学,终未办成。但这都没有影响汪采白追随时代前进的一腔热情。

汪采白想留洋,汪家为此还是做过不少努力的,汪采白的父亲为此找到了时任留学生监督的蒯光典。直到1907年,汪采白到了南京,父亲写信给他表示尊重儿子的意见:“汝就学之意甚勤,到南京后,择善而从可也。”汪采白先是进入了南京路矿学堂。南京路矿学堂是当时洋务派为富国强兵而在南京兴建的新式学堂之一,另外还有储才学堂、陆军学堂、水师学堂、两江师范学堂等。由于这些学堂性质都是洋务派的新式学堂,所以各学堂之间的生源调剂现象很是普遍,当年鲁迅就是从南京水师学堂而改入南京路矿学堂的,后来在路矿学堂成绩优秀获得公派留学去日本的机会。汪采白后来从路矿学堂改入两江师范学堂也是在这一背景下促成的,当然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汪采白本身就喜欢画画,他二叔汪鞠友还是两江师范学堂的监督,进两江师范学堂新开设图画手工科自然也符合他的心愿。汪采白的叔父汪鞠友和两江师范学堂的创办者李瑞清交情甚笃,二人多书画唱和,民国时出版有《清道人汪旧游书画合册》。后来汪采白参加了两江师范学堂图画手工科二年级的插班考试,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两江师范学堂。放榜之日,汪采白把这一消息第一时间写信给父母:

此次考生甚众,男考取第一名,共取十二人。

汪采白 巉岩积雪图

两江师范学堂的图画手工科是1906年在李瑞清的主持下率先开设的,为我国培养了第一批艺术教育师资,开创了我国高等师范学校设立艺术专科的先河,是中国美术教育史上第一个新型高等美术师范系科。姜丹书在《两江优级师范学堂与学部复试毕业生案回忆录》一文中说:“由于李监督(李瑞清)自己爱好美术,又一向重视艺术教育,且曾亲往日本考察教育,知东京高等师范学校有图画手工科,乃主张仿办。”李瑞清认为废科举,兴学堂,需要大量艺术师资,与其耗巨资派遣留学生,不如添加艺术专科,聘请少数外国学者来中国教学,更为经济方便,于是呈学部“竭言极应添图画手工科”并获批准。李瑞清于1906年亲自到日本选聘知名专家学者、饱学之士来校任教,并将引进的先进教育方法与中国传统教育相结合,于是图画手工科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该科连续办了两个班,甲班三年半毕业(1906年秋—1909年冬),乙班亦三年半毕业(1907年秋—1910年冬)。两江师范学堂图画手工科图画课程有:中国画、西洋画,手工课包括各种工艺美术)。其中以图画、手工为主科,音乐为副科,每周42课时,每日7课时。图画课目有素描、彩画、油画、用器画、图案画、中国山水画、花鸟画等。手工课目教授各种纸类细工、绳类细工、黏土工、石膏工、竹工、木工、漆工、金工等。两江师范学堂的前身是三江师范学堂,“校舍俱系洋式,壮丽宽广,不亚于日本帝国大学”。

汪采白在西溪从黄宾虹打下扎实的古文基础,接着进入郡城的崇一洋学堂接触到新的信息、新的知识,后来又来到南京考入两江师范学堂图画手工科,汪采白从此走上了绘画的道路,并一步一步留下了坚实的脚印。汪采白在两江师范学堂读书期间的画作在南京劝业会上就获得了优等金牌奖,可惜这件获奖作品没有留下图片资料,原作也下落不明。汪采白在书画诗文方面受李瑞清影响也很大,他们间的师生交情也颇深。曾为李梅庵仿黄鹤山樵巨幅山水,陈列故宫博览会。

汪采白在这里经过了三年的刻苦学习,结识了一大批师友,开阔了艺术眼界,为他以后的艺术创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汪采白毕业后照例要到北京参加教部的复试,以取得相当于科举时的功名,虽然当时清政府已废除科举,但对于那些新式学堂毕业的大学生,清政府还要再次统一组织考试,汪采白就是经过这次部试颁给了举人的身份。

  

三、从武昌高等师范学校到北京高等师范学校

汪采白两江师范学堂毕业后,利用自己所学之长为家乡做过一件史无前例的事情,那就是利用现代化的测绘手段测量黄山及歙县全境。此次活动历时三年,得到上海地产大王程霖生出资赞助,也就是这次测绘给了汪采白真正亲近黄山的机会。1910年,汪采白曾游历过一次黄山,“遍游前后海”,并于次年作《秋江晚照图》。1912928日至1019日,偕杨禾甫在歙西丰乐水流域实地测绘。1020日,偕榻禾甫(赵元任的妻兄)、吴萃华由小源入黄山,在长坞、大刀尖、小容、曹溪等地勾留十日,至1031日始程芳村入山,日暮抵茅蓬,夜游慈光寺,翌日出山返西溪。沿途拍照,近代黄山有摄影照片,迎客松第一次进入镜头与世人见面,均始于汪采白。后许承尧编篡民国《歙县志》卷首附《歙县全图》即以此次实测所绘之图为蓝本经张沐棠绘制而成。这次进入黄山不仅仅是游历,野外测绘是一项极其艰苦的事,跋山涉水,风餐露宿。汪采白写信给母亲讲“累禾甫大吃苦”。还写信给在芜湖读书的妹妹描述测绘的艰苦情形,并告诉妹妹家中安好,勿用挂念:“……兄测绘事今年尚不知能毕事否?朝夕奔波,荒村野店,随地住宿,苦不堪言,稍迟又当出外也。家中自母亲以下均佳,勿念,即询近安,兄祁书。”

1915年,汪采白三游黄山,接着远赴湖北任教于武昌高等师范学校。早在1913年初,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成立后,在全国设立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武昌高等师范学校、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浙江两级师范学堂、成都高等师范学校、广东高等师范学校共六所高等师范学校。同年112日,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正式开学,它是当时成立的中国第二所高等师范学校。1915年,汪采白应聘到此任教,讲授投影写生、美术等课目。1881年到1919年间,祖父汪宗沂数度来到武昌或长或短地居住于此,参与编篡《湖北通志》,看来祖孙二人和武昌还是颇有渊源。汪采白到武昌任教后即给妹妹汪宝瑜写信:

后得事来武昌,又以事忙,每每辄作辄止,遥想吾妹定不怪我也。我辈手足三人,我与祝弟又不能在家,赖吾妹常侍奉母亲,我等稍慰耳。

这时妹妹汪宝瑜已经从芜湖女子中学毕业,由于汪采白和弟弟汪嵩祝都在外地工作,照顾母亲的任务也就落在汪宝瑜的肩上。汪采白在武昌期间作画不多,同年秋,作有《群山过眼图》,12月为贡梁表弟嘉礼作《兰竹石榴图》。1918年,32岁的汪采白把三叔之子汪大同和内弟胡舜荪接到武昌读书,更加重了自己生活的担子。汪采白在武昌的6年间为生计奔波,作画相对不多,曾写信给妹宝瑜倾诉心声:“兄以负累太重,薪水所入颇有不敷之势,心中郁闷,懒于笔墨,致音问久疏耳。故汪采白在武昌的画作流传下了的仅见上文中所举两件。


汪采白 临戴本孝《千峰对语图》

1921年,35岁的汪采白应聘到北京高等师范学校任职。1922年,汪采白全家七口居北京宣武门外歙县会馆。5月,父亲来北京长住。好友杨禾甫在北京,时来有聚。1923年,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更名为北京师范大学,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师范大学。汪采白在任教期间,授课时间相对宽裕,正值壮年,精力充沛,故宫历代诸家之名作,常获观赏临摩。画境日见开拓,创作日益丰富,同时结识了京城很多书画界的朋友,如王雪涛、吴镜汀、吴光宇、汪慎生等。仍居宣武门外歙县会馆,会馆的南院为汪采白的画室,名曰“兰心轩”。时同乡的吴检斋居宣武门内,与之多相过从。汪慎生和汪采白是同乡,当时已经是颇为知名的画家,他们亦多来往,互相探讨绘画,并常合作。《汪采白画集》79页的《兰竹图》就是汪采白和汪慎生合作的,笔者还见有汪采白作画,汪慎生书法的成扇一把。此年,汪采白作画颇多:夏,有《仿元人设色山水》和《竹石芭蕉图》;秋,以梅清笔意作《莲花峯图》,此图是今天所见汪采白画黄山的最早作品。是年,长子汪勖予考入京华美术专科学校,父亲仍在北京。

1924年春,为同在京华的汪济雙作《山水图》,题“此境当于黄山中求之”。汪采白逐渐转入以黄山为题材作画。身在北京,家乡的黄山始终是他魂牵梦绕的地方,“转忆故乡山色好,相关更在练溪西”。黄山不仅是他造化之师,更是他心灵的归宿,所以汪采白每每作画,貌写家山,自己仿佛置身于黄山的松涛云海之中,既解思乡之苦,又得心灵的自在。是年冬作《招隐图》,次年春老友南溪过访,遂以此图题赠之。是年,二儿子克全考入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初级。因时局混乱,政府腐败,在京学校无钱发薪,大多停课。长子汪勖予所在艺校及汪采白所在学校都停课,直至年底陆续复课。1925年,目睹军阀混战作《山水图》以寄情,款题“寄迹京华,瞬息数载,耳目所接,不能成欢。漫写此帧,以寄感喟”。秋,长子汪勖予娶同乡吴竹如之女吴蕙芬。冬,以华新罗赋色法作《山水图》,以大李将军法作《仙山楼阁图》,逐步尝试青绿山水法,并始用“停云书屋”书室名。19263月,作《竹石双清图》,为绍甫作《竹石图》,为竹铭作《山水图》。4月,为惠民以王麓台法作《山水图》。6月,在中央公园(今中山公园)举办画展。后从展品中选21幅印成《采白画存》一册,并为画册作自序:

丙寅仲夏,北京之三日。既又取若干帧,谓尤余心力之所萃也,映印为是集。余谓造化之设施,无细大、险夷、昱隐、恒变,其足以动人无涯之感,一也。妙万有于笔端,使览者喻其兴趣、襟抱于言辞想象之外,固画家所有事。而或工,或不诣,有浅深焉。余学画二十年,学其风流自放,挥洒云烟,虽极宇宙之幽杳雄奇,悲愉怨慕,几疑集于尺幅之内,何其快也。而当时所欣,已乃废然若无可于意者,亦往往有之。此岂兴趣之适然与?抑所诣故有浅深之不同与?诸生之集录余画也,余诚愧其意。虽然,进乎?退乎?它日有作,此焉可徵,亦一快也。乃从其请,过而存之。采白汪孔祁。

展览结束后,父亲携孙汪勖予夫妇乘火车经杭州,转水路回乡,汪采白送至南京。是年,汪勖予毕业于京华美术专科学校。1927年,汪采白来京已逾六七年,思乡之情常常流露于诗画之中:“近来时作归乡梦,江上青山到处多。”“日落松风起,秋声不忍听。心驰南去雁,冉冉入青冥。”“昨宵卧听帘纤雨,忽忆江南半亩居。手种芭蕉三两树,近来新绿到窗无?”“诗情欲觅无从觅,遥见长空征雁鸣。”这些诗句了充满了淡淡的思绪、悠悠的伤感。1928年春,为次范作《岩积雪图》,此图现藏徽州地区博物馆。夏,在上海作《山水四屏》,为五叔父汪序本作山水扇页。是年,42岁的汪采白长孙汪显曾出生。19293月,游杭州西湖,为舜蓀作《朱竹黝石图》。中秋,自南京返乡访郑纂钦于西园,西园与汪家向来交往颇深,汪采白居乡期间作画的画室,大多选在韬庐的“梅坪”或西园的“寄斋”,所以在西园创作了不少作品。

  

节选自《中国书画》201610期。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