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年后的报到

发布者:东大校史馆发布时间:2018-05-21浏览次数:619

汤文成

(南京工学院机械系21772班入学四十年合影)

  

323日是我们大学同学入学40周年纪念活动报到的时间。我一早就赶高铁去了徐州,在江苏师范大学完成了讲座后,就想赶回南京直接去同学报到的现场帮忙,但因为学校临时有事,一直到傍晚才到了进香河路。

我发现,40年后的报到与当年有了许多差别。40年前我们在前工院南面一进门的教室里(不是101就是102),是机械系办公室的几位老师几分钟就把我们的注册登记等手续全都办理了。然后我们就提着包袱去了校东的四舍。我一进宿舍就看见有人躺在赤条条的光板上,那时还是刚刚入春,三月初的南京寒丝丝的。我一问,那老哥叫金勤明,行李托运了还没有到,抱着枕头睡在光铺上已经一夜了。如今的报到不一样了,大家按照事先预订的房间慢悠悠休息足了,等着微信群里知道同学们到了,才衣冠楚楚地进场到榴园的二楼。报到时的晚餐安排,又像开百家饭,好像都想贡献一番。弄的我们这样的地主,也无所适从,只是跟着热闹、填肚子就是了。

我发现,40年的变迁,同学的本性没有变。内向的,还是那样被动,等着别人敬酒,等着别人找出当年的话茬追根寻缘。那些外向的、锋芒毕露的,还是那样咄咄逼人,无论老少,他们没有顾忌,因为彼此是同学。这些性格的组合,成就了我们这个集体,也成就了我们各自的发展。因为性格很难改变,而性格又与命运关联。

我发现,40年的变迁,同学的相貌没有变。虽然白发染顶、皱纹满面,但言谈举止以及神态音容,一见如故。我们这些同学中,有36年没有见过面的,但却仅如隔日;有20年没有联系的,但却恍如昨天;有常常微信的,可也你我难辨。真的,在校读书的4年,在人生长河中仅仅就是那么一点,却因为我们是动荡了10年后的第一届大学生,年龄差异、经历不同、家庭背景、认识分歧等等的时代差,都在我们那个读书的岁月里消解了、同化了。

我发现,40年的变迁,同学之间的称谓没有变。刚开始还斯斯文文地叫全名,没转两圈就把绰号等等全掀出来了。其实,许多符号印记着那个年代的痕迹,附加着岁月留下的故事。这些符号,也只有在这样的年龄群里才有理解、幽默、回想。

我发现,40年的变迁,同学之间的感情没有变。我们还记得去食堂排队打饭菜的分工合作,还记得同学的女朋友来宿舍时你我的窘促和洋相;还留念周末在学生会舞厅里的旋转和音响,还回味球场上你追我抢的争斗和好强。

40年了,当我们还在追忆当初的宿舍门牌号的时候,我们发现,我们老了。可是我们又有着值得追忆的奋斗岁月。因为我们在那个宿舍里一起争论、一起研讨、一起梦想明天。

40年了,当我们还在回想当年的朝夕相处的岁月时,我们知道,那已经成为过去了。可是那个记忆让我们永远怀念孜孜不倦、勤奋读书的学生时代,怀念那个铸就我们刻苦钻研、踏实工作品格的起跑线。

40年了。正是改革开放的40年,我们赶上了好时光。3个月前我们看《高考40年》的纪录片时,我们才知道当年为了我们进入大学,教育部开了40多天的高等教育入学考试办法的会议。没有邓小平的决策,也就没有那一年的高考,没有我们40年前的入学、相识、相知,也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命运。

  (作者为我校机械工程学院博士生导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