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三江师范学堂折(节选)

发布者:东大校史馆发布时间:2018-03-22浏览次数:961

张之洞

  

    张之洞(1837—1909年),字孝达,号香涛、香岩,又号壹公、无竞居士,晚年自号抱冰。清代直隶南皮(今河北南皮)人,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其提出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对洋务派和早期改良派基本纲领的一个总结和概括;张之洞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并称晚清“四大名臣”。张之洞任两江总督时,十分重视湖北、江苏的教育,创办和整顿了许多书院和学堂。在南京,设储才学堂、铁路学堂、陆军学堂、水师学堂等。他还派遣留学生到日本留学。在学堂、书院的学习科目方面,也针对社会需要有所改革,添增了一些新的学科。后人将1902年前后相继担任或署理两江总督的张之洞、刘坤一、 魏光焘等三人视为三江师范学堂的创始者。

  

  窃照江宁省城,遵旨改设高等学堂及府县中小学堂各一所,业经前督臣刘坤一,护督臣李有棻将筹办情形先后奏陈在案。惟学堂一事体大思精,其中等级繁,而次第秩然,不可紊越,必须扼要探源,方有下手之处。查各国中小学堂教员,咸取材于师范学堂,是师范学堂为教育造端之地,关系尤为重要。两江总督兼辖江苏、安徽、江西三省。此三省各府州县应设中小学堂,为数浩繁,需用教员何可胜计,若未经肄业师范学堂,延访外国良师,研究教育之理,讲求教授之法及管理之法,遽任以中小学堂教员,必致疏漏凌躐,枝节补救,徒劳鲜功,且详略参差,各学堂学派学程终难划一。经督臣同司道详加筹度,惟有专力大举,先办一大师范学堂,以为学务全局之纲领,则目前之力甚约,而日后之发生甚广。兹于江宁省城北极阁前,勘定地址,创建三江师范学堂一所,凡江苏、安徽、江西三省士人皆得入堂受学。

       查直隶督臣袁世凯,奏建师范学堂,定全省学额为八百名,延聘日本师范教习十二人。兹为三省予储师范学额自宜酌量从宽,现拟江苏省宁属定额二百五十名,苏属定额二百五十名,安徽省定额二百名,江西省定额二百名,共定额为九百名。其附属小学堂一所,定学额为二百名。所有师范生及附属小学生均由地方官出具印结,取具本生族邻甘结,保送考选入学。开学第一年,先招师范生六百名,三年后,再行续招足额,前三年教小学堂之师范生,约分三级:一年速成科、二年速成科、三年本科。以便陆续派赴各州县,充小学堂教员。第四年,即派置高等师范本科,精研教育学理,以教中学之师范生,备各属中学堂教员之选。现已延聘日本高等师范教习十二人,专司讲授教育学及理化学、图画学各科,并选派举贡廪增出身之中学教习五十人,分授修身、历史、地理、文学、算学、体操各科。学堂未造成以前,暂借公所地方,于本年先行开办练习教员之法,令东教习就华教习学中国语文及中国经学,华教习就东教习学日本语文及理化学、图画学。彼此名为学友,东教习不视华教习为弟子。在日本语此法名为互换知识。

       俟一年后,学堂造成。中国教习东文、东语、理化、图画等学,通知大略,东教习亦能参用华语以教授诸生,于问答无虞扦格,再行考选。师范生入堂开学,则不必借翻译传达,可免虚费时刻,误会语气诸弊,收效尤速。

       其购地建堂经费,已据江宁藩司筹拨应用。其常年学堂经费,如华洋教习、各学生饭堂、冬夏讲堂、及操场、衣冠、靴带、卧具、纸笔、灯火、奖赏、监督、提调、监学、庶务各委员、司事、人役薪工、及一切杂用之属,每年需款甚巨,已决定由江宁藩司于本年先协拨银一万两,以后每年协筹银四万余两,拟令安徽、江西两省,各按学生额数,每名年协助龙银一百元,不过稍资津贴,不敷尚多,所有全堂三省学生学费,自应专筹的款济用。查江宁银元局铸造铜元,最便民要政,行纳颇畅,甚有盈余。现已由该司详请添购机器,增建厂屋,大加扩充。即以岁获盈余,专供该学堂经费之用。此举为三省学堂根本、教员得人起见。虽江南财力支绌,不敢不设法筹措,勉为其难。

       至学常建造规模,及一切课程办法,经臣专调曾赴日本考察学校,熟悉教育情形之湖北师范学堂长,来宁精绘图式,详定章程,总期学制,悉臻完备合法。并于省城设立两江学务处,所派委司道等员,会同综理,加意讲求,督促兴办,以仰圣朝兴办学堂,造就人才之至意。

  

光绪二十九年正月初八日  

《张文襄公全集》卷五十八

  

  

  

 

x